" />
我省基層教師隊伍建設在“十三五”期間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與新時代發展需要和人民群眾期盼相比,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教師管理綜合改革有待深化”
“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有待夯實”
“教師專業素質能力有待提升”
“教師地位待遇有待提高”
在10月12日省政協召開的“加強基層教師隊伍建設”對口協商會上,省政協常委、教育科技委員會副主任李穎科,在前期的調研考察的基礎上,總結了現在基層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為開好本次對口協商座談會,省政協教育科技委員會聯合省民盟組成專題調研組,先后赴黑龍江、內蒙古以及我省西安、漢中等地開展“加強基層教師隊伍建設”專題調研,通過實地走訪、聽取建議、開座談會等方式,形成了專題報告。并向省政協委員、各市政協、專家學者征集稿件25篇。在座談會上,部分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許多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
“目前,我省的基層教師職稱評聘制度存在評價機制不夠健全、評審標準條件量化少、職稱評定與教學脫節等問題。”省政協委員、教育科技委員會副主任李侃社認為,打造公平、公正、有效的教師職稱評定體系,能夠有效增強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促進教師隊伍的良性發展。
為此,李侃社建議,要健全教師職稱管理制度;把教師職稱的管理納入政府目標管理,每年有序地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增加學校中、高級職稱編制數,并通過科學設置專業技術職務結構比例和核定崗位職數,激活專業技術人員的聘用機制。進一步完善職稱評審運行機制;積極改革中小學教師職務晉升辦法,弱化職稱評定對教師硬性要求,加大對農村教師隊伍職稱評定力度,形成正確的政策導向,維護教師隊伍穩定。健全教師評審機制;堅持“外部權威”評審與“內部同事”評審共同發展,健全“第三方”評估體系,建立以職業能力為導向、以工作業績為重點、注重職業道德和職業知識水平的教師評價體系。
“教師的職稱評價與師德批評應該同等重要,但個別學校存在師德考核制度不完善、程序不規范等情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師德考核制度的導向作用。”李穎科建議,要健全長效機制,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要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示范引領帶動作用,激發教師隊伍內生動力,營造高尚師德師風氛圍。堅持全面和重點相結合,把師德師風建設各項要求貫穿到日常教育教學管理各方面,建立師德形勢研判、師德考核評價、典型案例通報、師德師風年報等師德日常監督機制,及時通報師德工作情況,及時整改師德方面存在的問題,建立健全師德獎懲長效機制,在教師各類評價選拔等關鍵環節強化師德師風要求、注重正向激勵。
近年來,隨著師范教育被弱化和邊緣化,生源質量下滑;加之城市化進程加快,全省大中城市中小學校的大量增加,各縣域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的優秀教師大量流入城市學校任教,導致全省“三級三類”骨干體系隊伍總量的約70—80%都集中在城區以上學校,鄉村學校教師隊伍整體水平下滑。
為此,省民盟參政議政部部長王潔平建議,增加農村教師培訓機會,加強緊缺學科教師培訓,積極實踐城鄉強弱學校教師交流,迅速提升薄弱學校和老師全面提升。建立教師自主發展培訓提升制度,發揮教師在教師隊伍發展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強化名師工作室引領性和廣泛性工作,避免官僚化和抱團近親化傾向,提升普通資源教師發展的通道順暢。提升菜單式培訓和教師職業規劃的引導,激發教師自我發展,自我成長的積極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除了加強基層教師的執教水平以外,省政協委員,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區域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兼首席專家、教授王越群認為,不但要讓基層教師“教的好”,更要讓他們“留得住”。
“目前基層教師還存在收入待遇差的情況。”王越群建議,政府應把落實中小學教師待遇作為對縣(區)教育責任考核的重要指標,加大省級督導督查力度,并對落實不到位的縣(區)予以問責;應適當統籌與協調不同區縣的教師待遇差距,省、市、縣(區)三級財政應列出專項資金,用于補差個別教師獎勵性工資過低縣(區),適當縮小全省不同縣(區)中小學教師收入差距。
在聽取部分委員、專家的重點發言后,省委、省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與政協委員及專家學者進行了互動交流。
在座談會的最后,省政協副主席李曉東在聽取了報告后指出,陜西作為教育大省,要充分認識加強基層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做好這項工作既是貫徹落實中央要求的具體做法,也是我省補齊教育短板、提升教育水平的重要抓手。要加強黨的領導,以師德師風建設為核心,以素質能力提升為主線,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以提高地位待遇為保障,不斷完善教師隊伍建設和管理機制,逐步推進教師隊伍建設。要強化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堅持多措并舉,深化教師管理領域的綜合改革,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全面提升教師社會地位,積極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文化氛圍,把“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落實在實際辦法和措施上。
實習記者 閆智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