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我省常住人口中,60歲及以上人口為759.12萬人,占比達19.2%,老齡人口持續攀升,老齡化腳步不斷加快。
01
養老服務體系面臨哪些問題?
如何養老,成為人人難以回避的問題,也是每年政協提案關注的民生焦點之一。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省政協專門委員會、省級民主黨派、省政協委員共提交涉及養老問題的提案57件,其中,建言優化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滿足多層次、多樣化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的意見建議占到三分之一左右,相較往年數量有所提升。這種趨勢與目前的“9073”養老格局相適應。
“9073”養老格局:
我國老年人大多數都在居家和社區養老,形成“9073”的格局,就是90%左右的老年人都在居家養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區支持養老,3%的老年人入住機構養老。
“目前,我省在將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相結合,實現社會資源利用的最大化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省政協委員雷耀堂調研發現,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醫養結合資源匱乏,人員隊伍力量不足,難以為老人提供專業服務。另外,居家養老服務內容單一,數量和質量還有待提高,日間照料中心無力承接有個性化需求的老年人。更為緊迫的是,醫養結合與社保體系深入結合還不足,老年人及其家庭難以承受護理費用。
省政協委員任佳琳去年走訪調研了西安多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和機構,她認為,人才缺口是目前社區養老服務面臨的一大問題,只有先解決了“人”的問題,其他的問題才會迎刃而解。為此她建議,打造梯次分明、結構合理的養老服務人才隊伍,支持和鼓勵各大高校、職業學校與養老機構聯合開設老年護理專業或訂單班,鼓勵貧困地區中青年農民通過參加養老護理培訓實現就業。同時,引進智慧社區養老所需的健康管理、產品推廣、市場開拓、人工智能、5G等方面高端人才,促進養老智慧化發展。
02
加快養老服務和產業發展
委員建議這樣做
自2016年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以來,我省西安、寶雞、咸陽、渭南、延安、銅川、榆林和安康8個市先后被民政部和財政部確定為全國試點地區。此外,西安、銅川、安康三市還被列為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城市。
集休閑、娛樂、養老等于一體,分布在城市各大社區的日間照料中心為不少“上班族”解除了照看父母的后顧之憂。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新建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000個,解決好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問題。
省政協委員張亞平建議,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建設要在項目選址、服務內容、活動設計等方面,充分考慮老年人數量、結構、健康狀況及自理能力等因素,以方便實用為原則,合理規劃布局養老服務設施。
省九三學社在提案中建議,應進一步加強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場地保障,制定出臺市場主體參與養老服務市場化運營的細則,通過培育連鎖化、規模化、集團化的養老服務機構和組織,不斷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養老服務需求。
記者從省民政廳了解到,目前,我省正加快構建“一院一站一中心”養老服務網絡和“15分鐘城市養老圈”,集中打造一批集養老護理、日間照料、居家養老、文化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養老服務綜合體。同時,持續推進全省101個社區開展“互聯網+養老”試點工作,建立以居家養老對象為會員、涵蓋各類服務加盟商的虛擬養老院,為老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居家養老服務。為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我省依托開設醫學護理專業的高等院校建立了5個中高級養老護理員培訓基地,每年開展中高級護理員培訓,各地設立1個市級養老護理實訓實習點,開展崗前和在崗職業技能提升培訓。今年年底前,全省養老護理員將實現經培訓后上崗。
隨著醫養結合關口前移,老年人早期、系統、專業、連續的健康服務將成為未來老年消費的藍海,也將為相關企業投入康養市場提供更為廣闊的前景。記者從省衛健委了解到,下一步,我省將積極實施醫養結合和失能老年人評估指導項目,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提供醫養結合服務,開展綜合評估和健康指導,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十四五”時期,還將加大購買服務力度,支持社會力量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開展社區化、專業化、小型化、連鎖化醫養結合服務。
各界導報記者 滿淑涵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