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白瑤
“黃河流域是我家,節約集約你我他”;
“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從我做起,從當下做起”;
“節約一滴水,帶來一份福”;
……
5月13日9時30分,一場以“黃河流域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為主題的網絡協商座談會視頻直播開播,與會嘉賓向廣大群眾發出倡議。這是繼4月份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召開月度協商座談會以來,就同一議題開展的網絡協商活動。兩小時內,在線參與人數達129.3萬人次,其后數字還在持續增長。
九曲黃河,大國血脈。黃河流域陜西段涵蓋了陜北能源基地和關中城市群,是陜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地帶和“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但目前水資源短缺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最大制約和短板。
省水利廳節水辦副主任李宏革指出,我省水資源分布與用水需求極不匹配,開發利用潛力非常有限,且解決社會經濟發展新增用水本地已無潛力,只能依靠調引漢江水和黃河干流水,挖潛再生水。
“節約用水十分必要。”省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副院長陳怡平說,隨著黃河流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黃河干流平均徑流量逐年遞減,2000年以來徑流量保持低位運行。同時,黃河全域人均水資源530立方米,低于水資源困乏地區人均水資源1000立方米標準。
如何有效解決超量用水問題?陳怡平認為,應提升黃河流域的水資源涵養量,大力實施水權交易制度,推進節水深度開展。
人的命脈在于田,田的命脈在于水。我國自古以農業為本,黃河孕育了中華民族早期農耕文明。但農業是“用水大戶”,同時也是最具節水潛力的行業。
“農業用水一定要跳出農業來看。”在陜全國人大代表、陜西師范大學黃河研究中心主任方蘭認為,要從水資源、能源和糧食(耕地)協同的視角來看。
方蘭指出,我省水資源—能源—糧食分布格局差異導致水資源使用效率與糧食、能源分布整體呈現錯配現象。這種情況造成農業用水效率較低,農業節水開展受阻,進一步加劇黃河流域水資源緊張狀況。
她建議,在頂層設計中統籌考慮水、能源、糧食紐帶關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合理制定調節水價,并建設高效節水科技推廣與技術服務體系,形成“套餐式”先進實用節水技術系統。
“黃河之水天上來”,但黃河水資源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除了農業用水外,黃河流域中工業用水占比也不小。
“借助技術的進步與革新,企業能夠實現自身發展與水資源利用協調發展。”省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特聘專家、省工業有機廢水處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劉永紅在楊凌、渭南調研時發現,一些大型工業企業在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方面取得成效,如通過工藝治污、中水提質與分質利用等措施,渭化集團取水量明顯下降。
但存在問題與挑戰也不容忽視。“渭化集團由當地水庫直接供水,已與市民飲用水的有效供給產生矛盾。”劉永紅建議,以渭化為代表的大型企業應利用“水平衡測試—水網絡集成—外排污水深度處理回用”的系統工程方法,提高清水使用率、廢水回用率,并嘗試使用市政中水。同時,省環保廳、省水利廳等部門應與相關研究單位協作,摸清、量化我省各地主要工業企業取水與節水水平、工業廢水治理現狀等。
怎樣才能將有限的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好?有專家表示,地下水的開采、使用、管理和保護也非常重要。
“渭河流域中上游存在灌溉地表水量減少、田間灌溉工程被毀壞、地下水開采量增大、土壤鹽漬化嚴重等問題。”省地下水保護與監測中心副主任王清發說,這些問題導致地下水的補給及向渭河的排泄減少,使得渭河流域水生態不能得到自然恢復。
王清發建議,要依法依規加強地下水的管理與保護,物價、財政、水利等部門應確定合理水價,并加強末級渠系管理維護,明確排水設施的管理維護權責。同時,應補充地表水灌溉水量的不足,減少潛水蒸發和鹽分積累,進一步加強地下水涵養,確保渭河生態基流。
渭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不僅滋養了八百里秦川,也帶動了關中城市群的發展,但渭河的生態環境曾一度遭到破壞。
“渭河的生態是要命的。”西安市政協委員、西安紫云環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子續指出,隨著關中城市的發展,很多攔截大壩在渭河上接踵而建,導致下游干涸,流域水量減少,泥沙淤積嚴重,河道萎縮,防洪壓力倍增,渭河流域生態遭到破壞,進而造成關中生態失衡。
“拆除渭河流域的攔截壩,恢復關中自然生態。”陳子續呼吁。
水是生命之源。要真正管好用好水資源,離不開政府主管部門的統籌謀劃。李宏革表示,下一步我省將實施深度控水措施,以黃河流域取用水的專項整治為重點,突出重點行業節水行動,力推節水示范單位的建設和節水機制改革,強化節水的監督和考核,加強節水的宣傳教育,引領和帶動全社會形成節約用水的綠色風尚。
眾人拾柴火焰高。做好黃河流域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大文章,需要打好“協同戰”,為此不僅需要政府部門的全力推動,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
在視頻直播過程中,不少網友在評論區留言:
——“國之棟梁不可無,生命之水不可無”;
——“合理利用水資源,推動用水方式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
——“加強節水宣傳,提高全民節水意識,營造節水氛圍,養成節水習慣”;
……
網絡協商,云端議政。借助新媒介優勢,讓政協走進群眾、讓群眾走進政協,大家一起集智聚力、建言獻策,通過聚眾智、謀長遠,共謀黃河流域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新篇章,此次網絡協商只是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的序章。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