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謝昊天 康斌
5月10日,漢中市政協召開五屆二十七次常委會議,圍繞全市“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工作情況進行專題協商。會上,委員們以“提升城市品質”為重點,針對百姓反映的民生問題,積極建言獻策,助力“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順利推進。
今年,漢中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部署了中心城區“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三年行動,主要包括人行道改造、背街小巷改造、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改造、違章建筑拆除、斷頭路打通和架空線纜落地規整7個方面。
“今年全市計劃實施項目900個,計劃投資376.46億元。其中,中心城區計劃實施項目495個,計劃投資310.5億元。”漢中市委常委、副市長李海金通報全市“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工作情況。截至目前,全市328個項目已開工建設,完成投資43.3億元,中心城區年度計劃實施的項目目前已開工164個,完成投資23.37億元。
今年漢臺區將實施24個棚戶區、160個老舊小區、36條人行道、66條背街小巷的整治改造和天漢大道等32條主干道的架空線纜落地規整,打通6條斷頭路。漢中市政協委員、漢臺區政協副主席王玲在調研中發現,目前,老城區環境復雜、架空線纜落地規整工作難度大、資金相對短缺等多種因素極大延緩了工程總進度。
對此,王玲建議,各相關部門統籌兼顧、相互配合,形成部門聯動、優勢互補。同時,加快資金籌措方案的制定,盡快落實融資方式,促進資金及時到位,加大統籌安排,加快施工進度,決不辜負人民群眾對黨委政府的信任、支持和寄予的厚望。
“作為今年和今后三年漢中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的重大工程‘,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工作得到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中心城區群眾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認可。”漢中市政協委員、南鄭區政協主席鄭漢生說,由于這項工作工程量大、啟動快、時間緊,項目實施中存在整體規劃缺失、沒有突出城市風貌和文化特色,標準不統一,部門聯動、市民參與支持不夠,整體合力沒有形成等問題。
鄭漢生建議,要堅持規劃引領,突出富有差異性的城市文化特色,從漢中中心城市建設風貌、區域定位、文化特色著手,盡快制定中心城市改造建設總體風貌、建筑風格、立面設計、主干道、次主干道、城市文化等方面規范性文件,作為工作的綱領和指南。強化質量監管,完善質量標準,特別是人行道改造和背街小巷改造,要按照區域、用途、主次干道的不同,設立規范的質量標準。同時,加強城市文明教育,提高城市居民素質,引導市民自覺參與和支持城市建設與管理,做城市文明的踐行者、守護者。
根據全市“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三年行動總體工作方案,全市計劃實施好120個棚戶區、7.28萬套、拆遷面積801萬平方米的改造項目。漢中市政協委員、民建市委會副主委兼秘書長何耘建議,要強化規劃引領,高起點抓好棚改區域和建設項目的規劃設計,積極優化政務服務環境,精簡審批業務流程,在現有征遷政策用足用活的前提下,盡可能保持縱向前后一致、橫向左右一致,構建良好的征遷秩序和發展環境。同時,多方籌措,解決資金難題,加快推進全市棚戶區改造工作。
近年來,城市設施日益完善,功能逐步齊全,面貌明顯提升。但城市上空各種線纜交錯纏繞、雜亂無章,市政道路“多桿林立”、箱體凌亂,不僅影響市容市貌,而且存在安全隱患。
“管線入地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管網錯綜復雜,要確定入地管線的位置難度非常大。”漢中市政協常委、民革市委會副主委兼秘書長樊華建議,要高起點規劃設計,合理布局地下管網建設。同時,按照“市級統籌、屬地推進、部門協同、權屬實施”的模式,結合地上地下空間資源開發,有序推進電網、通信網架空線入地改造。
“工程建設與管理中要充分突顯巴蜀文化,甚至江南文化、市井文化,體現清新婉約之韻、生活賞玩之地,要有到漢中如到家,來了就不想走的味道,切忌建設得‘太硬’。”漢中市政協委員、漢中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孟愛民圍繞背街小巷改建與管理提出了建議。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