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謝昊天
文史工作是人民政協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協的一項富有特色的基礎性、經常性工作。近年來,漢中市政協認真把握新時期文史工作的新特點、新變化、新要求,切實發揮好文史資料“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本市歷史文化,講好漢中故事,在文史資料的征集、編輯、出版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績,在漢中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三市”新征程中作出了應有貢獻。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要把文史資料工作放在政協全局工作去謀劃,真正把最有歷史價值,最具政協特色,最為現實服務的史料精選精編出來,更好地奉獻社會、服務人民、流傳后世。”12月15日,在漢中市政協召開的文史工作座談會上市政協主席嚴維佳再次強調。
科學規劃:讓文書征編的方向和重點更加明晰
“要立足漢中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和政協文史工作新特點新任務,來謀劃和開展文史工作。”文史工作是一個長期性的系統工程,必須有一個詳細清晰的規劃。今年初,市政協緊貼漢中文化旅游強市建設和“學研在漢中”“旅居在漢中”的實施,及時調整思路、編制規劃、明確重點,經過對漢中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梳理,按照“征集為主、搶救優先、充分利用、服務社會”的要求和“親歷、親見、親聞”“三親”特色,編制了《漢中文史系列叢書編撰工作三年計劃(2020年——2022年)》,明確了今后三年市政協要做好漢中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西北聯大在漢中、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漢中古棧道等史料的征集和出版任務。
規劃付諸實施是關鍵。計劃制定后,市政協積極組織開展了《張騫與絲綢之路》的征集工作,聘請專家組建編輯委員會,開展史料收集和研究,到張騫開辟絲綢之路的河西走廊實地考察學習,征集史料。為做好《西北聯大在漢中》的征集工作,市政協主席嚴維佳親自帶隊,到西北聯大遺址進行視察并召開專題座談會,就西北聯大史料征集進行安排,落實任務,擴大文史資料征集范圍和收集渠道;分管副主席吳巧玲帶隊參加了第九屆西北聯大與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論壇,加強與高校的聯系,征集相關史料,目前《西北聯大在漢中》初稿樣書已經形成,正在做進一步的完善和修改。同時,為做好《漢中非遺》史料征集,市政協主動與市級有關部門、縣區、文化界人士加強聯系,走訪非遺項目傳承人,觀看非遺展館,實地開展史料征集,目前6項國家級非遺項目史料征集任務已經完成,正在組稿編輯中。截至目前,征集相關史料達100余萬字。
組建隊伍:為文史工作提供了人才支撐
文史工作關鍵在人。市政協充分利用文史館建設契機,遴選了5名文史專業人才充實到文史館,并為他們創造良好的成長和工作環境,提供工作保障,組織業務培訓和學習,提高理論素養和整體素質,為文史工作提供了人才保證。
為進一步強化文史專員隊伍建設,建立了76名《漢中文史》撰稿人和通訊員隊伍,同時,從各部門、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及文化界、史學界知名人士中聘請了熱愛政協文史工作的王蓬等9名擔任文史研究員,組織開展經常性的文史資料撰寫工作。“這其中既有德高望眾、長期從事史料征集的‘老專家’,又有年富力強、對文史工作充滿激情的愛好者,通過各展專業所長,潛心研究,最終拿出精品專著。”吳巧玲說道。
聯動協作:讓文史工作有了更大力量
開展文史資料征集、編輯、出版大協作,是政協文史工作的優良傳統,也是文史資料工作集中力量、整合資源、編輯精品圖書的有效途徑。近年來,市政協文史委在開展文史征集過程中,積極探索,主動與各縣區政協和市級部門聯系,多次召開全市政協文史工作座談會,邀請漢中文化、史學界名人就漢中文史工作進行交流座談,廣泛聽取并采納好的意見建議。先后向各縣區政協印發了《關于征集文史資料的通知》,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文史工作的方案》,與市委統戰部、老干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向離退休老同志和統戰對象征集文史資料的通知》,建立了漢中文史微信群,開展了網上征集文史資料。同時主動加強與文史老工作者、文史愛好者約稿,赴縣區開展史料征稿,使征集的范圍和渠道得到進一步拓展。
近三年來,共征集到各類史料230多篇,采用180多篇,編輯出版《漢中文史》共5輯,40多萬字。編輯內容涉及紅色漢中、史海鉤沉、陸游文化、漢中人物、漢上風物、民主黨派、非遺文化、棧道石刻文化等方面,綜合反映了漢中歷史風貌,對了解歷史、增進團結、宣傳漢中、促進人民政協事業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