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昌榮 雷文姣
“何師在油坊坪村、七里溝村等村子里都是老熟人了,常年忙碌在田間,老百姓都看在眼里。搞教學要下田,搞實驗要下田,搞調查要下田,這么多年,有他指導,村民可是實實在在地受益了。”記者在寧陜縣采訪縣政協委員何富春時,縣政協學文宣衛委主任向冬梅如此介紹著,言語中充滿了敬佩與真誠。
何富春,寧陜縣政協委員,寧陜縣農業科技服務中心的一名農藝師。1983年從安康農校農學專業畢業后,便一直從事農業技術相關工作,36年的基層農技扎實工作,讓何富春獲得了不少獎項。2004年撰寫的《高山無公害蔬菜基地技術工作總結》一文,被陜西省農技推廣系統優秀論文技術報告二等獎;2007、2013年先后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優秀科技特派員”“科普先進個人”;2013年參與安康市稻水象甲發生規律和防控技術研究與應用獲得安康市科學技術一等獎.......何富春吃苦耐勞和對業務專研精神也得到群眾的好評。尤其是在他幫助下,農業收成有改善的莊稼人,對他十分敬佩,他也成了貧困戶心中發展種植產業的“參謀長”。
為摸清寧陜縣玉米、馬鈴薯配方施肥的科學數據,何富春結合寧陜縣的玉米、馬鈴薯肥料對比“3414”肥料進行實驗對比,在田地里記錄數據,在農技站進行實驗分析。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腳泥,數據追蹤5年時間,通過試驗分析得出寧陜縣玉米、馬鈴薯的最佳配方施肥數據和方法。
在獅子壩村甜玉米脫貧產業建設中,他查閱了當地氣候資料和甜玉米品種特點特性,按照企業收購質量標準,制定出獅子壩甜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方案和甜玉米分期播種計劃。從甜玉米播種現場技術培訓,到開溝施肥、啟壟覆膜、病蟲防治,親身示范操作,教會農戶掌握技術要領。目前106畝地膜甜玉米已開始收獲,預計每畝收入平均為1800元,比常規玉米每畝增加收入800元,何富春為獅子壩村甜玉米種植產業發展添了不少力。2019年,何富春加強楊凌農業大學聯系合作,引進五彩糯甜玉米新品種,建示范點進行種植,效益比甜玉米還高,又為寧陜縣脫貧產業找到了新路子。
2015年何富春當選寧陜縣政協委員,充分發揮政協委員的作用。他積極搜集資料,為增強寧陜縣農產品品牌的市場競爭力,提高農產品品牌的附加值,圍繞“三品一標”積極征集同行意見,并在2017年向縣政協提交《關于制定我縣農產品標志認證獎補政策的建議》提案受到相關部門的回應和重視,對寧陜縣農產品品牌建設起到了激勵帶動作用。2018年4月喜訊傳來,寧陜天麻、寧陜豬苓農產品地理標志申報,被農業部認證批準,這對提高寧陜縣天麻、豬苓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助力脫貧攻堅等具有重要意義。
談及政協履職,何富春表示:“我將繼續充分發揮政協委員建言獻策的優勢平臺,立足與專業素養,為推進農產品品牌化、產業規模化、質量標準化建設而努力,為‘綠色寧陜、生態寧陜’目標努力奮斗。”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