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9 10:34:01 來源:各界新聞網-各界導報
□ 實習記者 張涵博
“既然是說地方音樂,咱們也沒有必要太嚴肅。請杜朋朋和彭光琴兩位同志給大家清唱兩首,大家感受一下。”9月28日,在省政協“推進我省地方音樂傳承與保護規(guī)劃的制定”月度協商座談會上,省政協副主席劉寬忍的提議,為會議注入幾分輕松氣息。
“你曉得,天下黃河有幾十幾道彎……”省政協委員、陜西省陜北民歌研究會理事杜朋朋站起身走到會議室中間,聲情并茂演唱了一曲《黃河船夫曲》。接著,陜南民歌傳承人彭光琴唱了一曲婉轉清麗的《郎在對門唱山歌》,歌聲令人沉醉。
地方音樂是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精神財富,也是一個地方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陜西地方音樂歷史久遠、品種繁多、形式各異,僅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就公布了六批,國家級民間音樂有40項。陜北民歌、陜南民歌在全國具有廣泛影響,關中社火、陜北腰鼓、陜南采茶歌、耍燈戲等都與當地民風世俗等緊密相連,其中一些民歌還大量融入紅色音樂元素,在中國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今年6月起,省政協副主席劉寬忍帶領調研組,圍繞我省地方音樂傳承與保護情況,做了大量前期調研和摸底工作。省政協常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主任劉玉明介紹,改革開放40年來,我省經濟社會發(fā)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傳統文化存續(xù)由于客觀規(guī)律無法跳躍式發(fā)展,跟不上經濟社會上升速度,其原有的功能性也呈漸漸喪失的現狀,審美性也不能完全滿足人們的需求,造成了傳承方面的困難,“陜西地方音樂文化尤甚”。
近年來,陜北民歌影響力逐漸落后于周邊的山西等省份,出現陜北民歌原產地“中央塌陷”的尷尬情況。陜西民樂相比于北京、上海,演出市場小、專業(yè)團隊少、創(chuàng)作創(chuàng)新慢,很多民間民樂團體已退化為中老年人非營利性自娛自樂組織。秦腔、眉戶、曲子戲、漢調二黃、紫陽民歌、陜北道情、陜北說書等,相比過去的繁榮,發(fā)展現狀也同樣令人擔憂。
大家認為,制定我省地方音樂傳承與保護規(guī)劃刻不容緩。“要通過制定相關的整體規(guī)劃,建立保障體制機制,強制性保障陜西地方音樂有序傳承與保護,避免出現‘講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陜西省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鄧萌說。
我們究竟需要一個什么樣的規(guī)劃?三個小時的座談會上,與會人員不是“報喜不報憂”,而是“就事論事”。
陜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原主席雷達是從事陜西地方音樂研究的老專家,已是耄耋之年的他,用“刨家底、護財富、促發(fā)展”來定性此次規(guī)劃的制定,“這次‘刨家底’的保護工程,應堅持‘未曾收集整理的優(yōu)先搶救整理’和‘已經整理的要做到翻箱倒柜、查漏補缺、全面收集’的原則,力爭做到‘范圍廣、品種全、數量多’。”
他認為,應將未曾收集整理和整理不全的樂種作為傳承、保護重點,如宗教音樂、古琴,以及陜北、關中、陜南各地農村廣泛流行的純打擊樂、鑼鼓樂等。
“保護傳承地方音樂需要人才支撐。如果沒有熱愛民間藝術事業(yè)的有才之士,一切都是空談。”省政協委員、省音樂家協會主席尚飛林表示,一方面,我省對于地方音樂人才的挖掘和愛護還遠遠不夠;另一方面,文化課也成為培養(yǎng)地方音樂人才的“卡脖子”問題。他枚舉多位陜北民間藝術家,這些人都不是通過文化課考試進的專業(yè)團體,卻都成為地方音樂的傳承人。他建議,應不拘一格、慧眼識才,用靈活政策對待地方音樂特殊人才,不要因為文化課成績丟掉永遠都不可能找回來的地方音樂“初心”。
在新時代煥發(fā)傳統地方音樂新光彩,需要改革與創(chuàng)新來賦能。除了發(fā)掘傳統音樂的內涵之外,還要適當加入時代元素,給音樂欣賞者帶來美好的情感體驗。在此次月度協商座談會上,華陰老腔成為關注點。2016年,女歌手譚維維攜華陰老腔藝人踏上了猴年春晚的舞臺,一曲《華陰老腔一聲喊》,是搖滾音樂和民間藝術的大膽碰撞,更是陜西地方音樂的一次推陳出新。
對于會上大家提出的意見建議,政府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積極回應。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孟祥國表示:“無論怎么創(chuàng)新,都要把地方音樂的魂留在三秦大地上。以前我們在地方音樂的傳承過程中,過于強調原汁原味,華陰老腔和譚維維的這次合作,為傳統地方音樂的繼承發(fā)展做了很好的示范。”
省教育廳副廳長劉寶平說,2016年,我省出臺了《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實施意見》,支持秦腔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美育課程進校園。今年,省教育廳確定西安交通大學秦腔傳承基地等19個基地為全省普通高校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并予以經費、課題、平臺和政策支持。下一步,要繼續(xù)開展基于傳承項目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普及教育活動,夯實地方音樂的群眾基礎。
省財政廳一級巡視員習云杰表示,將探索加大對地方音樂傳承保護的財政投入,建立保障機制,吸引社會資本,共同謀劃好地方音樂保護與傳承工作。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