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
就業直接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國家的發展穩定,是最大的民生,位居“六穩”“六保”之首。加快推進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充分釋放政府職能作用,打好“組合拳”,是穩就業、促就業的重要保障。
省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圍繞我省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先后深入寶雞、漢中等地開展調研,多方了解就業創業平臺建設、職業技能培訓、疫情期間穩就業情況,面對面聽取相關部門和干部群眾對做好就業服務工作的意見建議,積極為加快推進我省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建言獻策。
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就業服務工作,出臺了一系列減負、穩崗、擴就業等支持性政策,多渠道促進就業創業,持續加大就業服務力度。總體來看,我省就業服務體系建設穩步發展,為促進就業、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經濟下行和新冠肺炎疫情雙重考驗下,我省就業服務的質量和水平還遠不能滿足形勢要求和市場主體、廣大勞動者的期望,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需要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創新思路加以解決。
服務項目較少、功能薄弱。從調研情況看,各級就業服務機構不同程度存在服務項目少、功能薄弱的現象,能提供的服務非常有限,很多還是低層次的,沒有實現包括職業介紹、就業指導、技能培訓、崗位開發等“一條龍服務”,缺乏創業跟蹤指導等高層次服務,尤其是最基層、直接面對群眾的鄉鎮、社區(村),沒有專職工作人員,在就業指導、政策咨詢、用工信息提供等方面仍然存在較大差距,服務項目和質量還不能滿足群眾需求。
信息平臺多頭、資源浪費。人力資源系統、教育系統、工會系統、各大高校等都建有就業服務網絡平臺,各自為政、各自運行,互不聯通、互不相干,信息不暢、使用不便。可以說,政府投資不少,但服務效果不甚理想,造成資源浪費。特別是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基層地區,自行創建的信息平臺滯后,基礎設施不健全,勞動力市場信息不對稱,人才供需不精準,企業招不到員工、失業人員找不到工作的尷尬現象普遍存在。
動態監測范圍有限,預警機制缺失。對失業人員底子不清、情況不明,就難以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服務保障工作。現行失業率主要統計城鎮勞動力失業情況,動態監測范圍有限,監測企業數量偏少,企業樣本在行業、區域等分布代表性不強,加上實名登記制度還沒有完全建立,許多失業人員尤其是農民工失業情況統計問題突出,難以對整體用工情況進行科學分析與研判。
培訓方式單一、內容固化。有技能需求的農民工就業群體對培訓問題反映強烈,認為就業服務部門作為求職者和培訓方的橋梁,信息溝通反饋不及時,廣泛尋找培訓資源的主動性不夠,缺乏針對性強、適應不同類型勞動者需求的靈活培訓模式和課程內容設置,培訓與就業相脫節,導致培訓后再就業率低,遠遠不能滿足多樣化的市場需求。
意見建議
整合資源,建設一體化信息平臺。由政府部門牽頭,打破信息孤島,整合現有各行業、系統、地區的就業服務網絡平臺,統一管理運營,相關單位提供用工企業信息和未就業人員信息,實現資源深度共享、供求雙方有效溝通。運用互聯網技術,建設影響力更大、功能更豐富、使用更便捷的網站、公眾號或客戶端,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就業創業服務,做到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路。
質量導向,建立一站式就業服務平臺。建立具有多種功能、滿足各類人群需求、務實高效的就業創業服務平臺,讓求職者在一個地方就能得到最新最全的勞動力市場信息、教育培訓信息、就業指導、咨詢、創業知識傳授、創業全流程跟蹤等全方位服務;線上線下相結合,開展靈活多樣的就業服務,采取面談、電話咨詢、網絡咨詢、“一對一”多種方式,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需求;完善社區、鄉村基層就業服務機構建設,配備電子顯示屏、電子查詢設備等基礎設施,方便群眾及時了解就業信息。
立足長效,加快動態化就業服務管理。實名制登記求職者和用工企業,建立動態信息數據庫,實行網格化服務管理,在求職者與用工方之間搭建就業快速通道;建立人力資源需求預測和失業監測預警機制,多維度開展重點區域、行業、企業、群體監測,防范失業風險,確保就業形勢持續穩定。
注重實效,創建點餐式就業創業培訓模式。以就業為導向,因地制宜,創新服務模式,促進用工服務提質升檔。針對各類勞動者和用工方的不同需求,提供課程設置和培訓周期靈活的就業培訓,變“給群眾端菜”為“讓群眾點餐”;與行業企業、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建立廣泛聯系,推行訂單式培訓;持續加強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使新生代農民工都能享有免費培訓機會;建立技能培訓與產業需求變化聯動預警機制、培訓課程動態調整機制、資金投入與培訓效果評估掛鉤機制,加快培養適應市場用工變化的技能型勞動者隊伍。
內挖外聯,多渠道創造高質量就業崗位。針對農民工、貧困未就業勞動力、高校畢業生等各類重點人群的特點和需求,精準施策,多渠道挖掘就業崗位,擴大崗位供給。加大公益性、輔助性、居家崗位開發,讓不愿或無法外出務工的勞動者就近在本縣、本鄉、家門口就業;主動出擊聯系用工企業,把握蘇陜援建以及與省內外其他地區的聯絡渠道,廣泛挖掘輸出性就業崗位,多形式促進就業;社區、村鎮結合創辦實體企業,通過自身造血生崗增崗,促進當地群眾高質量就業;用好互聯網,發展線上經濟,吸納勞動力就業。
建議在制定陜西“十四五”規劃中,充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出臺更多穩就業、保民生的支持性政策。從發揮政府職能作用的角度,對就業服務體系部分獨立行文,明確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內容,從根本上解決集成度不高、人員少、資源短缺等問題。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