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29日),省政協“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月度協商座談會舉行。
省政協常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劉勇在調研中發現,2018年,陜西省1291個鄉鎮(街道辦)中僅有160個有農村經營管理機構,大部分地方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處于無機構、無人員狀況,遠遠無法滿足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后期集體資產監管的要求。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方式較為傳統,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覆蓋面不足;鄉村人和人才流失現象較為嚴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歸屬不清晰等問題制約著農村集體產權的發展。
劉勇建議,在農業方面,要鼓勵企業家投資、成功人士等回鄉創業。一方面,實力較強的企業通過完善鄉村基礎設施,為鄉村發展招商引資提供渠道。另一方面,先統一規劃農村土地種植區,多元化使用農村土地使用方式,通過入股、認領的方式打造綠色、環保、生態的農業品牌,推進資源優勢向質量優勢和效益優勢轉變,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最終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在農村方面,村莊的空房率居高不下,既浪費了資源,又對傳統建筑文化的保護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可以通過靈活農村莊基地的使用方式,吸引美術家、音樂家、建筑家、作家等藝術家進駐鄉村,藝術家可以對村莊的房屋建筑進行改造升級,不僅可以將其打造成民俗文化展示核心區,為村莊發展帶來收益,還能使傳統的建筑得到有效的保護與傳承。
在農民方面,無論是休閑農業的認領還是房屋建筑的改造升級,都可以讓農民進行入股,農民從土地使用的租金、村莊房屋使用轉讓金以及入股分紅等三種渠道獲得收益,促進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同時,品牌化的農業產品以及改造升級后更具吸引力的民俗建筑會提供相應的就業機會,如此一來,既解決農民的就業問題,又提高了收益,同時還有利于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
各界新聞網全程直播,敬請關注!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