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多地新一輪PPP項目“上馬” 數千億元投資入場
主持人包興安: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指導意見》,明確脫貧攻堅、鐵路、公路和水運、機場、水利、能源、農業農村、生態環保、社會民生等九大領域補短板的重點任務。專家認為,基建投資仍是對沖經濟下行壓力的重要工具,預計未來基建增速有望出現反彈。
近期,為了促進民間投資持續健康發展,多地相繼向社會推介了一批PPP項目,投資規模達數千億元。
具體來看,為促進天津市民間投資持續健康發展,近日,天津市發改委、天津市財政局集中推介了21個PPP項目,總投資超過1193.43億元,涵蓋了軌道交通、高速公路、水利、環境保護、農林及文化等領域;江西省發改委向社會推介了適合社會資本對接的15個傳統基礎設施領域PPP項目,總投資204.67億元;廣西壯族自治區發改委向社會推介了共36個PPP項目,總投資735.25億元;甘肅省定西市推介了40個PPP項目,總投資537億元;陜西省西安市推介了36個PPP項目,總投資額1689.56億元。
360金融PPP研究中心研究總監唐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各地向民資定向推薦PPP項目,一方面是響應中央支持民營企業的政策要求,與地方國資馳援上市民企以及紓困專項債發行形成組合拳;另一方面,能夠更好地實現優質項目與民營企業的對接,也能最大程度地保證民企社會資本在競標項目時的平等地位。
唐川認為,民間資本參與PPP項目有助于緩解地方政府債務壓力,優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品質,進而促進地區城鎮化更為全面、穩定地發展,故而,民間資本多參與PPP項目是中央管理層與地方政府希望達到的目的。
“為了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未來各地將會積極采取措施促進民營資本在各領域進行投資。”財政部PPP專家庫專家、北京榮邦瑞明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彭松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PPP作為目前較為成熟,且規范化程度較高、風險相對較低的一種模式,成為民營資本進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最佳途徑之一。民間資本在財政稅收、拓寬就業渠道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唐川表示,民營企業在競爭地方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方面存在一定難度,而采用PPP模式,民企就可以通過多企業組成聯合體的方式承接項目,從而緩解資本金投入上的壓力,進而可以有效促進民間資本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的投資。
彭松認為,目前,民間資本主要是在市場化的引導下進行發展,PPP項目本身的收益率是比較低的,這也是導致民間資本參與度比較低的一個原因。想要提升民間資本的投資積極性,提高PPP項目的落地率,要保障民間投資在合理回報之外,還應有更多盈利空間。因為民間資本跟國企、央企不同,需要有較為穩定且良性的資金積累,才能有更好的發展。民間資本如果只賺取微利,發展就會很慢,且經不起市場化的“風浪”。
彭松建議,政府要允許民間資本獲取相應的更好的利益回報,要有主動讓利的態度和制度,真正讓民間資本愿意參與進來。政府需要更好地做好前期準備,在搞項目推介會時,盡量做好項目的前期包裝,加強項目投資分析的工作,這樣才能有利于民間資本更好更有實效性的對接。目前的項目在成熟度、盈利水平,包括社會資本參與后如何快速穩妥獲取回報等方面沒有明確政策,這也是即便有項目,但很多民營企業還是在保持觀望態度的原因之一。(本報記者 包興安)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