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紀錄片、脫口秀花樣百出
新美食節目走胃更走心
今年暑期,美食類節目迎來爆發,綜藝《打卡吧!吃貨團》《請吃飯的姐姐》《聽說很好吃》以及老牌美食經營節目《中餐廳5》扎堆播出,同期還有《來宵夜吧》《人生一串3》《拜托了冰箱7》登場,在美食的大概念下,真人秀、紀錄片、脫口秀等形式花樣百出,豐富著觀眾的選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睿
各自精彩的“小而美”
美食自帶療愈效果,是天然的解壓器,美食節目也一直是綜藝市場上重要的品類,新播出的幾檔真人秀綜藝中,疊加了人文、情感、娛樂多種玩法和方向。8月7日開播的《打卡吧!吃貨團》從室內走向戶外,岳云鵬、楊迪、劉雨昕等明星組成“吃貨團”,走訪全國6個美食之都,每站打卡9道當地美食,觀眾可以通過節目了解地方特色美食和風土人情。
首期節目來到上海,腌篤鮮、蟹粉小籠、排骨年糕、澆頭面、菊花對蟹形……當地特色美食輪番上陣,令人眼花繚亂、食指大動。節目沒有平鋪直敘地展現美食文化,而是將打卡美食的過程與游戲挑戰相結合,在王寶和酒家的全蟹宴上,嘉賓需要通過夾字游戲決出勝者品嘗美食,落敗者只能啃大餅。還要通過線索推理出相應的美食,打卡后獲得積分才能贏取更好的住宿條件,整個打卡過程中,吃貨團成員們要穿梭在街頭巷尾尋找美食,自然融入到城市里,跟當地市民打成一片,加上楊迪、岳云鵬等人自帶的搞笑buff,趣味滿滿。到品嘗美食時,大廚還會介紹制作方法以及背后傳承的技藝,增添了節目的文化性。
《請吃飯的姐姐》請來蔡少芬、朱茵、陳法蓉、洪欣“港圈四美”開設餐廳,四人是多年好友,節目自帶情感屬性。除了四位港風女神之間的互動日常,節目每期都會有不同領域的“Z世代”年輕客人做客餐廳,音樂人田一名、收納博主納爺、體驗博主張特價、港風博主壺提提……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交流生活方式,分享人生經歷。《聽說很好吃》把重點放在創意飲食上,明星嘉賓提出設想和創意提案,大廚們搶單制作創意菜,還有嘉賓表演、游戲對決。
從生活服務到人文關懷
真人秀綜藝各自有著小而美的價值取向,明星加盟自帶流量,相對小眾的紀錄片、脫口秀蘊含的人文性更強。《來宵夜吧》是B站新推出的系列美食紀錄片,每集只有十分鐘,成都、自貢、長沙、西安……各大美食之都的街頭小店一個個躍然屏上,形色各異的攤主以最鮮活的姿態呈現。其中,一家西安聾啞人無聲面館還沖上微博熱搜榜,這家“淳化一口香饸絡”的面館老板和服務員都是聾啞人,店里的一口香饸絡吸引著許許多多食客慕名而來。片中的面館并不起眼,大家在這里傳遞的友善與笑意在夜色和燈光下格外溫暖,一碗面升騰的熱氣溫暖了胃,也溫暖著心,打動了無數觀眾。
《來宵夜吧》每集的片尾都有一小段對食客的采訪,有情侶、有學生,也有中年人,大家借著微醺的酒意訴說著一點浪漫告白和生活小感悟。《拜托了冰箱》來到第七季,節目原有的調性是通過揭秘冰箱內容與現場的大廚們暢談生活、八卦趣事,雖然創新的“轟趴”形式引來吐槽聲,但以脫口秀做美食節目依然獨樹一幟。
關于美食節目,80后、90后小時候的記憶離不開《天天飲食》,這檔由央視推出的“教你做飯”的節目開播于1999年,節目中有大廚做菜、主持人聊家常,富有知識性和趣味性,是一檔生活服務類欄目,2016年,該節目正式與《生活早參考》融合為《生活圈》,至今仍在播出。《天天飲食》之后,央視還推出生活服務類節目《回家吃飯》,節目邊準備美味佳肴,邊討論當下社會熱點。
從《天天飲食》,到《廚王爭霸》,再到《舌尖上的中國》,近年來美食節目種類更加繁多,形式各異的綜藝熱度不減,出現了《中餐廳》《鋒味》《拜托了冰箱》等各類型代表作。美食節目的不斷進化,正適應著觀眾對美好生活的不斷向往,也讓觀眾在繁忙工作之余感受生活的輕松與恬靜。
編輯: 王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