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結束了,這七天長假,你是怎么度過的?回家探親、出門旅游、亦或是堅守崗位?
當然,除了上面提到的,還有一個歡度假期的好去處,那就是電影院。
據中國票房網數據顯示,截至10月7日晚間,今年國慶檔電影總票房突破了50億元。其中尤以《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部國慶獻禮片的表現最為搶眼,票房分別突破22.17億元、19.72億元和8.2億元。
▲截圖來源:中國票房官網
除了搶眼的票房成績,今年的國慶檔,和往年比還有什么不同呢?一起來看一看!
愛國熱情“加持”下,國慶檔更彰顯主流價值
今年國慶假期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要時刻,大家的愛國熱情更加強烈,這使得2019年“十一”黃金周的電影市場不同于平時。
細數近幾年的國慶檔,普通商業大片往往能占據重要位置。而到今年,《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三部可以激發愛國熱情的獻禮片強勢占據幾乎整個國慶檔。
今年國慶檔的這三大獻禮影片,在制作上最大的困難都是創作周期緊張。但電影主創人員依舊奉獻出了完整且精彩的故事。
三部電影各有千秋,有的影迷一口氣把三部電影看了個遍,有的影迷陷入了深深的“選擇恐懼癥”中。這些都從側面反映出主旋律電影和主流價值的巨大感召力。
國慶檔“升維”,獻禮片進入3.0時代?
在國慶期間推出獻禮片是多年來的傳統。
很多人都還記得2009年的國慶檔上,《建國大業》曾在電影市場上掀起“數星星”的熱潮。而如今,《我和我的祖國》吹響了導演的集結號,聚集老中青三代有實力、有影響力、有號召力的七位導演。
從《建國大業》的“數星星”,到《我和我的祖國》的“點導演”,“國慶大片”的關注點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相比幾年前,今年國慶檔獻禮片的選題由革命歷史敘事向共和國往事講述轉變了。
革命敘事宏大而傳奇,而共和國里的平民故事卻更容易引發全民回憶、迎頭相撞,攪動觀影熱情。重返歷史現場并不容易,個體記憶千差萬別,表現大時代里的小人物,也并不容易。
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說《開國大典》《大決戰》是獻禮片的1.0時代,《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建軍大業》是2.0時代,那么今年以《我和我的祖國》為代表的主旋律電影則開創了獻禮片的3.0時代。
2019年國慶檔三部影片詮釋了獻禮片的另一種可能。
主旋律電影何以成為真正的主旋律?
在固有思維里,很多人都覺得主旋律電影難拍。有一定地位的老導演很少主動選擇主旋律題材,初出茅廬的青年導演就更沒有自信和興致了。然而,最近幾年,從《湄公河行動》《戰狼2》到《烈火英雄》,我們看到一批“叫好也叫座”的國產主旋律電影頻頻出現。
今年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部主旋律電影領跑票房。主旋律電影在各大院線“霸屏”,成為了絕對的主旋律。
主旋律電影何以成為真正的主旋律?
首先,主旋律電影的一定要弘揚真正的主流價值。
國慶檔的三部主旋律電影,不僅僅是給觀眾帶來一次情感的洗禮,更是對觀眾心靈的一次正能量的引導。為什么那么多的觀眾在觀看三部主旋律電影的時候會感動、會流淚?因為觀眾心底里的責任感、自豪感、價值觀被激發出來了。
另外,一部好的主旋律電影,一定也得具備成熟電影應有的元素,比如好的劇情、運作模式和受眾感受等。
好的劇情和愛國主義的較好結合,是主旋律電影能受市場歡迎的重要原因。同時,主旋律電影要善于運用商業電影的操作模式,在題材孵化開發、演員選擇等方面注重觀眾覆蓋,特別是年輕觀眾群體的觀影需求和觀影情緒。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