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長安十二時辰》 為何費大氣力去做裝束復原
“長安”劇中的仕女服裝復原時,參照了大量唐代仕女著裝。“歷代的輿服制、考古發掘報告,再加上唐墓壁畫、敦煌壁畫、金鄉縣主墓女立俑、新疆阿斯塔那唐代女俑、武惠妃棺槨線刻、唐惠陵讓皇帝李憲墓壁畫、中國絲綢博物館藏唐代服飾、青海出土唐代服飾等,都為我們提供了有力的歷史依據參照。”說起具體參考的資料,胡曉如數家珍。
財力和精力
都投向了“真實”
2016年8月,仨仁傳媒有限公司的制片人梁超拿著馬伯庸的小說《長安十二時辰》,找到導演曹盾。兩人一拍即合:為什么不試著去還原歷史上長安的一天?帶著這個大膽的想法,他們決定制作古裝懸疑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以下簡稱“長安”)。
曹盾和梁超知道,“還原”意味著要從真實性出發,盡量靠近史實。因此他們在西安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參閱了大量的文物文獻;力求劇中的城樓、生活用具、禮儀、人物服裝等每一處細節都能讓觀眾信服和陶醉。
“我們想還原中國的文化,讓現代人去看我們唐代是什么樣子的,讓歷史文化精華得以傳承;所以我們愿意花人力、物力和財力去打造這部劇。”梁超說,“我們希望歷史上怎么穿,我們(在這部劇中的人物)就怎么穿。”
于是,這部劇就在“真實”上投入了大把的精力。“可以肯定地說,我們整個投資的75%以上都花在制作上。”梁超說。
胡曉,90后,是“中國裝束復原團隊工作室”的美術組組長,為“長安”劇組提供了部分復原裝束。談及去做這項工作的初衷時,他認為更多出自對傳統手工藝的傳承之心:“在我們的復原工作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傳統手工藝,而這些手工藝都是伴隨著這些服飾而生的,沒有這些服飾載體,手工藝傳承將非常困難。”因此他們團隊在學習傳統手工藝時尋訪了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在此基礎上,當電視文藝作品需要真實復原時,這種根基深厚的傳承之心就有了令人信服的用武之地。
“長安”第一季播出后,反響不錯。7月18日晚,原著作者馬伯庸在北京市朝陽規劃藝術館舉辦的《歷史的大與小》主題沙龍上,分享了在自己的小說當中一直堅持的“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理念。他認為,小說中對服裝、建筑乃至美食等細節均參考史料,描寫細致得當。而劇中對唐代長安的傾力還原,也貼合延續了原作的理念。
復原要細致到啥樣?
比對著文物重新做
“在‘長安’播出的第一季中,已經看到八九套我們復原的裝束,主要是女裝。”胡曉說。
在制作服裝時,胡曉和他的團隊盡量在材料、材質、外形設計上都做考證。服裝的材料全部選用桑蠶絲面料。“有些復原的服裝用到了真絲,因為歷代貴族的服裝都是以真絲為主。”胡曉詳細闡釋說。這種“復原”細致到參照歷史上眾多種類的織物,要選用不同材質制作不同的款式。例如:男裝的半臂,按照出土唐代半臂實物選擇了織錦,圓領袍多選用綺;而女裝,則多用更為輕薄的羅和紗。雖然都是絲織品,但特點不同,羅比綺更輕。簡單說來,每兩根或以上的經線為一組,相絞、再與緯線交織,這就是“羅”;綺是平紋提花織物。這些織物布料可不好找,許多都是研究設計之后再定制。胡曉說:“真實的織物,在出土時多是碎片了;現在很多傳統手工纐纈制作和傳統生絲織物捶練的工藝很少用到,只能我們自己做。”
回想起團隊共同為這部劇挑燈夜戰將近一年的經歷,胡曉表示:“真實性是一定要有保證的,在制作的過程中也要考慮到當時的技術、當時的工藝、當時的審美等。”據胡曉介紹,此次裝束復原工作參考的資料非常多,文物方面參考了出土和傳世的大量服飾實物、織物、陶俑、絹俑、木俑、壁畫、絹畫、書畫等,其中來源于新疆、甘肅、陜西、河南以及古代日本的文物尤多。在文獻方面,團隊則梳理了史書中關于唐代服飾的記載,以及筆記、詩賦、小說等文獻中服飾描寫的部分,還有出土的墓志銘、衣物疏等作為佐證材料。
到了第二季
看到的復原會更多
為啥要做這么細這么真?
得益于制作技術的發展和理念進步,劇組都開始研究如何將劇情和場景做得更“真”。這不僅是因為要適應市場競爭而制造震撼效果和噱頭,更多是迎合網絡時代下,受眾知識水平不斷提升時的需求。
“當代中國觀眾對于歷史和傳統文化的了解越來越深入,興趣愈發高漲,讓人們對劇中歷史場景的真實性和文化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導致了近年來影視作品中的服裝、化妝、道具處處越來越考究、精致、富有文化內涵。”胡曉這樣分析。
正在播出的“長安”第二季中,觀眾能看到更多復原的裝束。“估計會有十來套吧,第二季的女性都是重要角色,例如即將登場的楊貴妃。”胡曉以劇中楊貴妃的裝束為例,“我們復原了其中的一種特制暗花綾,這是現在已經很少生產使用的布料,必須專門定制。整套服飾的制作工藝要經歷很多復雜的工序,復原考證、樣式設計、紋樣修復、定制面料、版型還原、制版、多次試版、制衣等。”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