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白瑤
今年省兩會上,港區澳區省政協委員身影活躍,履職熱情高漲,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為推進陜港澳共贏發展獻智出力。
1月8日,港澳口岸邊檢快捷通道恢復,內地與港澳有序恢復人員正常往來。近三年,受疫情影響,港澳委員已連續兩年通過線上遠程參會。得知這一消息后,正擔心今年能否到場參會的港澳委員松了一口氣。
再次回到陜西,許多港澳委員不禁感嘆道:“陜西的發展變化太讓人驚喜了!”
據了解,今年省政協共有28名港澳委員參會,其中,13名為老委員,15名為新面孔。大家不僅參會熱情高,還帶來一件聯名提案——《利用港澳金融優勢,助力陜西高質量發展》,愛國愛陜之情溢于言表。
“這是我們所有港澳委員的心聲和智慧結晶,也是我們立足陜港澳實際,多方調研后提出的一件助力陜西發展的提案。”省政協委員、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大公報副總編輯鄭旭榮介紹道。
緣何想要從金融方面助力陜西發展?這來源于省政協委員、華潤資本管理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張宗的“金點子”。
多年從事金融投資的張宗,在長期工作實踐中敏銳地察覺到,港澳地區金融業發展迅速,這種發展態勢或許與陜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深化改革的趨勢相吻合。
為此,張宗便萌生了利用港澳金融資本,助力陜西高質量發展的念頭。但局限于個人力量薄弱,觀點無法覆蓋全面。
這時,其他港澳委員正好也知道了這一情況,便紛紛加入“觀點集錦”的行列。
“我是做財務出身的,非常了解現在香港的金融情況,正好陜西也有這方面的需求。張宗委員提出來后,我非常有共鳴,立刻就附和了。”省政協委員、香港華營建筑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財務董事方璇說。
聽到這一想法,省政協委員、聯合出版集團致遠基金會營運總監吳志隆也很想出份力,“我是做文化領域工作的,擔心提不出金融方面的好建議”。
鄭旭榮說:“沒關系,大家集思廣益,從不同角度說觀點,發散思維,才能提出好建議。”
在網上討論組,港澳委員們談觀點、提意見、說建議,利用港澳金融優勢助力陜西高質量發展的建議越來越豐富。很快,這件提案的雛形便在大家的一言一語中逐漸成形。
委員們建議,要以創新思維、全球視角開創基金招商新思路,積極發揮國資龍頭企業、境外窗口單位的引領作用,充分利用香港金融市場籌集低成本資金,統籌合力發起設立政府引導基金,采取“產業直投+子基金”相結合的模式,通過“返投落地”等方式,引導優質外資外企落戶陜西。
“該基金還可以作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在香港的延伸。”港澳委員們一致表示。
多年來,陜西眾多擬上市科技企業都把目光瞄向了香港,期待能通過香港市場做大做強。
委員們在提案中說到一個好消息,港股IPO市場今年將會推出新的上市制度,允許無盈利、無收入的特專科技公司到港上市。
“特專科技行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硬件、先進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新食品及農業技術等五大行業,這些都是陜西著力培育的優勢產業,完全可以借助香港資本市場上市融資。”鄭旭榮說,除了可以籌到錢,還可以接觸到國際投資者,有助于陜西企業開拓海外市場。
香港是亞洲最大、最有活力的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的金融市場之一,香港金融管理局2021年5月公布了“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為期三年,資助符合資格的債券發行人和借款人的發債及外部評審服務支出。
“陜西各級政府和企業應該好好利用這個計劃。”方璇表示。
委員們認為,由于綠色債券信用評級普遍較高,綠色項目更容易獲得機構的政策支持,綠色發行也更容易獲得優惠條件,增加債券保障力度,融資成本也相對較低,可以助力陜西開拓發展綠色低碳經濟。
“發債方面,澳門也有獨特優勢。澳門已經形成‘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是內地城市各企業‘走出去、引進來’的國際化門戶,陜企來到澳門,澳門可以為不同融資需求和場景的企業提供更多境外發債的市場化選項與出路。”省政協委員、中國銀行澳門分行普惠金融部副總經理周永豪說。
此外,委員們還在提案中提到,香港擁有很多極具規模實力和國際視野的投行、法律、會計等專業服務團隊,可以為陜西企業出海并購提供高質量服務。
“香港的專業服務團隊具有豐富經驗,除一般投資并購通常所需研判的問題外,還可以輔助企業應對及解決在并購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包括地緣政治風險、監管要求、文化壁壘、環保評估等,提升并購成功率。”省政協委員、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潘志威表示。
近年來,陜西和港澳的經濟合作日趨緊密,通過赴港澳招商引資、政策資金引導、開拓港資市場等方式,不斷加大合作密度。
“陜西要利用好外資,必須擁有熟悉外資規則的團隊和專業人才,將陜西的故事講好,而香港正好可以發揮中間平臺作用,幫助陜西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吳志隆說。
目前,這件凝聚著28名港澳委員智慧與期待的聯名提案已經提交。委員們表示,期待著這件提案能夠“落地結果”,更好地實現用“港澳所長”貢獻“陜西所需”的目標,助力陜西構建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