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蔣維博)磚雕,俗稱“花活”,是中國古建筑雕刻中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被廣泛應用于傳統秦晉民居。如今,銅川市王益區黃堡鎮一企業重拾老記憶,采用新工藝,努力將磚雕作為傳統水泥企業“突圍”的新方向。
古色古香的影壁芯、做工精致的圓盤擺件、紋飾繁多的墻地磚……水泥不再是原始的建筑材料,經過多重工藝,成為手感細膩、形象立體、造型多樣的磚雕工藝制品,這是記者8月5日在位于黃堡鎮老建陶廠院內陜西山水生態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看到的景象。
圖為磚雕制品下線
很難想象,這些磚雕工藝制品,均出自當地水泥廠下崗工人之手。“我們的員工大多是原陜西省驪山水泥廠的下崗工人,本身對水泥都有著特殊的感情,也深刻地意識到傳統產業必須進行再升級再創新,我們才能生存下去。”銅川驪山工貿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拴懷介紹說。
水泥曾經是銅川的支柱型產業,為工業化的起步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隨著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等一系列問題,優化產業結構、轉換新舊動能、開發綠色低碳產業成了擺在水泥行業面前的全新課題。
2021年2月,由原蘭州軍區銅川水泥廠改制重組成立的銅川驪山工貿有限責任公司和曾經是亞洲第一大水泥廠的陜西省耀縣水泥廠共同出資組建陜西山水生態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新組建的公司定位于水泥的深加工及其衍生產品,重點生產磚雕產品。
圖為磚雕制品樣品
探索的道路上總是充滿了荊棘,以前搞生產的門外漢,要轉變為刻花制模的手藝人。“平均年齡超過40歲,學習能力和記憶力都不太行,我們就硬著頭皮堅持學,每天拿著筆和本子認真地記筆記。”公司副總經理支愛軍說
克服了學習上的困難,等到上手做成品時,問題又來了,連做五六次都沒成功。“有氣泡,東西就不精美,模具脫膠不成功,就意味著自己不能生產模具,如果買模具,那代價太大了。”為此公司管理層既當領導,又是一線工人,吃住在車間里,一點一點改進技術,用王拴懷的話說就是,“我們老水泥人不管任何困難,都能克服!”
憑借著不服輸的韌勁,他們攻克了一道道技術難關。現在可生產影壁芯、擺件、邊線、仿古瓦構件、角花、墻地磚等13大類,近1000多種。產品從立體塑形、手工雕刻、質感、色澤和重量均可以與傳統磚雕相媲美。目前,公司擁有省級工藝大師3名,雕刻專業大師6名,多名專業技工等一批業務精良技術精湛的專業技術人才,擁有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外觀設計專利4項。
水泥磚雕雖小,卻是銅川水泥產業的轉型升級的縮影,也折射出了資源枯竭型城市在綠色“突圍”中的決心和干勁。對于以后的發展,支愛軍表示:“將緊密跟蹤磚雕市場前沿工藝和行業的發展趨勢,不斷優化磚雕工藝產品生產技術,深挖水泥市場的巨大潛力,為全市加快轉型和生態建設做出老水泥人的新貢獻。”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