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小組討論會現場 記者 趙婧 攝
經濟高質量發展關鍵在科技創新
“要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就要進行科技創新”“要想發展就要轉變思路,不斷釋放內生動力”……6月29日下午,在省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第一小組討論會上,圍繞“推動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議題,參會委員積極建言獻策。
“陜西要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于調整工業和產業結構,突破發展壁壘,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技術研發轉化效率。”省政協副主席李曉東建議,陜西要充分利用科教、能源等優勢,進行體制機制改革,不斷釋放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針對我省科技創新落后于沿海省份的省情,省政協常委、省工信廳總經濟師羌薇表示,針對疫情催生的新業態,陜西要有新的發展思路,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找準機遇、發揮潛能,不斷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省政協常委、省總工會副主席吳志毅說,要實現經濟循環流轉和產業關聯暢通,關鍵要提升企業創新能力,解決“卡脖子”等瓶頸問題,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不斷激發產業工人隊伍創新創造活力。
然而創新并非一蹴而就之事,省政協常委、九三學社陜西省委會副主委巨拴科表示,陜西要做好頂層設計,從基礎和體系抓起,潛心研究,只有吃準問題,研究透徹,才能解決問題。
省政協委員、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任宗哲說,高質量發展不單單是高精尖企業的發展,還在于提升產業附加值和產品質量。為此他建議,要在提升產業附加值上做文章,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加大制度創新,推進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是兩回事,要區別對待、具體分析。”在聽完大家的發言后,省政協常委、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茍潤祥表示,科技創新的核心在體制機制建設,陜西要改變傳統觀念,加大改革力度,有效打通堵點,加快補齊短板,用科技創新助力陜西經濟高質量發展。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高質量發展賦能
6月29日,在省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第二小組討論會上,圍繞“推動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議題,與會委員聚焦全省經濟發展短板積極建言獻策。
“要把工作重點放在提高發展質量、發展現代產業體系上,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全國政協委員、國正控股(西安)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楊正國說,自己多年從事化妝品行業,目前國內化妝品行業還未形成自主產業體系和技術標準,因為技術水平有限,投入大、風險高,行業發展受制。
為此,楊正國建議,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就要堅持創新,健全產業鏈體系;建立專業化、市場化經濟人才隊伍;加強企業家理想信念引導和培育,弘揚企業家精神,不斷增強民營企業的發展信心。
陜西科教資源富集,有著大量科技成果,但由于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營商環境差等原因,導致一些本土科研成果流失。為此,省政協委員、省發改委副主任劉迎軍建議,政府相關部門要掌握本土科技研發核心進程,掌握科研成果第一手資料,提高科技成果向實體經濟轉化效率,不斷提升陜西經濟的科技含量。
“在推動陜西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要積極搶抓機遇,建立一個向西開放的大通道資金池,爭取中央政策支持,進一步獲得更多項目支持,進一步改變陜西能源化工、高耗能產業占比過重的局面。”省政協委員、西安市政協副主席王國根表示,陜西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要找到新的、符合未來發展方向的重大項目,以此引領和支撐陜西經濟轉型發展。
王國根建議,要站在國家發展層面,堅持改革開放,充分利用陜西發展優勢,落實好國家政策,推動陜西經濟高質量發展。
對于委員們提出的實施科技創新、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等建議,省政協副主席李冬玉表示,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時,要根據陜西實際和資源優勢做好規劃,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招商引資和民營企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要提供高質量的發展環境,讓各市場主體充分發揮作用,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讓企業安心發展。
補短板強弱項筑牢高質量發展根基
高質量發展是陜西經濟實現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6月29日,在省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第三小組討論會上,與會委員分別從打造經濟和人才生態圈、優化產業結構布局、促進鄉村振興與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有效融合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強大的人力資本和人才資源作為支撐。委員們認為,陜西在科教、文旅、硬科技等方面具備明顯資源優勢,但如何將這些優勢切實轉化為創新優勢、人才優勢和發展優勢,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
“哪個城市能夠吸引年輕人,哪個城市才有希望。”省政協常委、西安培華學院理事長姜波說,我省應重點研究人口結構和產業布局,使陜北、關中、陜南形成聯動,讓年輕人既能走出去,也能回得來。每個城市要把引進年輕人、留住年輕人作為重要工作來抓,重點解決好群眾關注的教育等問題,創造有利于年輕人留得住的環境。
省政協常委、教育科技委員會副主任李穎科認為,要重視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文化+”,加快現代文化產業發展、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產品質量,進而推動高質量發展。李穎科表示,要通過對文化遺產保護方式、保護內容、保護機制等不斷進行創新,拓展新的領域和形式,充分發揮文化競爭力和效能,拓展陜西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新領域、新途徑。要依托文化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復合型、參與體驗型產業,以文化產業的差異性,彰顯文化遺產的符號價值,提升文化遺產的表現力和影響力。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在縣域,短板在縣域,潛力也在縣域。省政協常委、西安交通大學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陳斌曾在江西省掛職,當地發展經濟的思路和措施對他觸動很大。他說,當前我省大部分縣域經濟的發展思路還處于“靠山吃山”的狀態,應主動求變,找到合適的發展路子,讓豐富的縣域資源走向更廣闊的市場,為經濟發展開拓出更廣闊的空間。
省政協委員、渭南市政協主席陳俊哲結合到袁家村學習考察的感悟表示,袁家村經驗對于各地加快實施鄉村振興具有重要借鑒意義。具體表現為,黨建堅強引領、集體經濟的關鍵支撐作用、融合發展的創新路徑和股份制合作社的凝聚力。“從鄉村振興角度重新認識袁家村,我認為其可以作為鄉村振興的完成版和現代版。可以此為突破口,通過發揮鄉村振興對縣域經濟的引領作用,改善縣域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和發展環境,進而全面激發縣域經濟發展的動力。”
優化營商環境不僅要“拼速度”更要“拼服務”
“優化營商環境,比拼的不單是速度,更要拼服務……”6月29日,在省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第四小組討論會上,省政協委員、陜西江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占林關于進一步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助推陜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發言,引發與會委員熱烈討論。
“一流的營商環境對于推動陜西經濟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在陜創業30余年的民營企業家王占林深有感觸地說,近年來,我省不斷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營商環境大為改善,特別是辦事效率得到很大提升,但在營商環境服務方面仍有不足,如惠企政策落地難、項目審批時間長、企業融資難等。
如何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企業在陜開花結果?省政協委員、寶雞市副市長李瑛建議,各級政府職能部門要下大力氣破除制約民營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各類障礙,在政策制定和實施過程中充分聽取民營企業家的意見建議,主動服務、上門服務、靠前服務,為中小型創新企業送上更多精準“服務包”,持續加強要素保障,不斷拓寬企業發展空間。
針對如何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省政協委員、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理事長毛亞社建議,要持續完善金融服務體系,讓所有市場主體都有獲得金融服務的便利性。要進一步暢通融資渠道,豐富融資工具和產品,鼓勵銀行在存貨、應收債款質押領域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貸款便利。
針對飽受企業和群眾詬病的規劃審查報批時間長、程序繁瑣的問題,農工黨陜西省委會副主委唐周懷建議,我省應進一步提高職能部門辦事效率,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精簡審批要件,切實為企業和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省政協委員、咸陽市副市長程建國說,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必須長期堅持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營造好市場這個大環境,做大做強市場主體,政府要做優做足保障工作,通過多向發力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高社會整體協同治理水平,為推動陜西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以生態為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6月29日,在省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第五小組討論會上,與會委員聚焦“推動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生態環境與經濟增長猶如一枚硬幣的兩面。”省政協常委、西安建苑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劉勇認為,生態環境保護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經濟發展的實質就是不斷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綠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最重要的生態基礎,保護生態環境與推動經濟發展密不可分,共生共存。
劉勇表示,秦嶺作為我國南北分界線與過渡地區,生態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我國經濟發展的整體情況。而秦嶺的主體在陜西,是我省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大力保護秦嶺生態資源,就是保護經濟社會發展的自然資本,做好秦嶺生態保護“大文章”,對于推動我省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其環境承載能力也接近上限。”省政協委員、民盟陜西省委會專職副主委富君說,經濟發展是建立在生態保護基礎之上的,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其實質就是使資源環境轉化為可持續發展的生產力。保護秦嶺生態環境就是謀求關中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只有陜西各區域共同協調發展,我省經濟才能不斷發展壯大。
如何保護秦嶺生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省政協常委、榆林市人大常委會一級巡視員麻寶玉建議,要建立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體系,落實生態補償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堅持生態優先,大力發展綠色循環經濟,實現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既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更要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省政協常委、商洛市副市長周秀成表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要堅決摒棄損害生態環境的發展方式,實現經濟發展決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格局,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的增長點、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
發展數字經濟占據經濟發展制高點
6月29日,在省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第六小組討論會上,數字經濟發展、“兩鏈”融合、人才賦能等成為委員們建言的高頻詞。
會議伊始,省政協常委、省通信管理局局長高彩玲“搶”先發言。她說,數字經濟可以讓經濟轉型升級更有力,讓高質量發展更有效。數字經濟一方面是數字產業化,另一方面是產業數字化,如工業互聯網可以利用數字技術帶動和改造傳統產業,使其向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方向發展。
高彩玲表示,雖然我省部分企業在產業數字化方面做了大量探索,但與發達省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為此她建議,要充分發揮各方面積極作用,加快推進產業數字化的轉型升級,不斷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努力占據經濟發展制高點。
“兩鏈”深度融合是促進區域創新發展的強大內生動力。省政協常委、陜西職業技術學院旅游與文化學院副教授吳志紅說,目前,我省在創新鏈和產業鏈方面還存在著不對稱不協調問題、科技與經濟“兩張皮”現象,嚴重阻礙了經濟高質量發展。吳志紅建議,要聚焦項目建設,加速推進“兩鏈”深度融合,著力打造陜西經濟增長核心力量。
陜西作為文化大省,如何借力我省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優勢更好地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吳志紅表示,陜西是一個有歷史、有內涵、有故事的地方,但目前我省在增強文化軟實力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吳志紅建議,應搭好文化發展大臺,助力唱好經濟發展“戲”,讓文化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要發動各類企業開展文化產業市場運作,充分發揮市場競爭力,多渠道營銷文化,打造文化自主品牌,合理開發文化項目,助力經濟提質增效。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經濟社會發展。為此,高彩玲建議,要在“文化+”方面多做文章、下足功夫,利用我省豐富的文化資源,打造在全國有影響的文化IP,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講好陜西故事。
下好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關鍵棋”
農業興則國家興,農村富則國家富。6月29日,在省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第七小組討論會上,圍繞“推動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議題,多位委員聚焦農業農村發展踴躍建言。
“農業要發展,人才是關鍵,可現在農民越來越少了怎么辦?”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主任呼燕的一席話引發委員共鳴。呼燕說,近年來,隨著我省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虹吸”效應造成農村人口嚴重流失,“空心村”現象普遍,進而帶來土地荒蕪、村舍閑置、農業發展停滯等問題。
人才聚集,農業經濟發展才有底氣。禮泉縣政協主席曹國巍表示,近年來,隨著“兩不愁三保障”政策的實施,解決了農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但鄉村要振興,就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除了政策支撐外,亟待下好改善人居環境和發展農業產業兩步“關鍵棋”。
“廁所革命、垃圾處理、環境整治讓村容村貌提升了,下一步還要建設文化鄉村、特色鄉村、美麗鄉村,不斷提高農村人居環境質量,增強農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曹國巍建議,要因地制宜、創新探索,以村集體經濟帶動當地特色產業發展,助力農民增收致富,“只有鄉村美了,農民富了,才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鄉創業就業。”
“陜西缺乏一批叫得響、立得住的農產品品牌。”省政協委員、省人民醫院心血管病院常務副院長壽錫凌用親身經歷舉例說,比如茯茶因其具有保健功效而深受市場歡迎,近年來我省茯茶產業發展迅速,但也只是墻內開花墻內香,缺乏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壽錫凌建議,應加大宣傳力度,立足陜茶資源稟賦,深挖茯茶文化內涵,擴大茯茶品牌影響力,借助“一帶一路”平臺,讓陜茶“香”飄世界。
縣域經濟作為城市經濟和農村經濟的聯結點,在承接產業轉移、優化經濟結構、推進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宜君縣政協副主席白會川建議,我省應針對縣域工業、生態、農業等不同功能定位,出臺差異化的指導性意見;出臺支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扶持獎勵措施,特別是高端技術人才到區縣工作的鼓勵政策;完善縣域經濟發展考核的評價體系,尤其對推動區域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重點項目,加大考核權重,促進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記者 李榮 唐冰 趙婧 實習記者 孫高菊 閆智 馬少培 劉凡銆 韓抒恩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