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用一輩子服務定邊,不會離開。”這是從三湘四水到陜北之北,跨越近1600公里來到定邊工作和生活了60余年的湖南人付福春作出的無悔承諾。
付福春夫婦
一句承諾,一生踐行。1960年畢業于西北醫學院(現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的付福春,為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支援陜北建設,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優渥的工作和生活條件,背起行囊坐上了西行的列車,來到了陜北之北的小城定邊。“我們青年人就是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如今85歲的付福春老人回憶起當年的抉擇,依舊目光堅定、話語有力。
來到定邊縣醫院報道的那天,三排平房和窯洞令從小家境優渥、在城市里長大的付福春記憶深刻,“我們就在窯洞住,病房就是家。”上世紀60年代,定邊縣醫院僅有40余名醫護人員,醫療條件落后、醫療資源匱乏,除了婦產科是一個獨立的科室外,其余的都是一個“科室”。“我們既要上門診,也要管病房,基本全科都要看”,付福春說,“我們得克服一切困難,尋找各種辦法學習知識,以便更好的治療病人。”
付福春不僅熱愛學習,還能夠把所學轉化為工作中的具體實踐。1961年,付福春發現青霉素依靠肌肉注射的藥效作用不佳,就想變肌肉注射為靜脈注射,可這樣的設想畢竟沒有案例支撐。于是,付福春先后購買了兔子、狗來做實驗,第一次打10萬單位、第二次打20萬單位……就這樣嘗試了無數遍,付福春開始了在自己的身上做實驗,結果令他喜出外望。“在隨后的肺炎患者治療中,我就使用親自試驗的靜脈注射療法一次打5支(1支20萬單位),病人第二天就好了,陸陸續續治療好了很多的肺炎患者”,付福春難掩欣慰之情說:“后來我們縣醫院就把這個療法推廣了。”
1974年的冬天,一位脾臟破裂的急診患者被送往縣醫院,情況十分緊急。“醫院沒有做過脾臟破裂的手術,沒有輸血的條件,外面賣血的又很少,由于是AB型血,家屬親友捐血也是杯水車薪。”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病人唇部已經開始發紫,全身幾乎沒有了血色,情急之下,付福春做了個大膽的決定:用患者自己的血液救助自己,即“自體血回輸”。“現在想起來也害怕啊,可那是唯一的希望了,我記得是晚上十點鐘進的手術室,做完手術后,我的衣服都濕透了,可以擰出水,”即使這樣的場景已經闊別了近50余年,但付福春老人在講述的時候仍然哽咽了,他為成功救治了患者而感到無比開心。“醫生的天職就是救死扶傷,不管風險多大,只要還有一線希望,就應當全力以赴。”付福春堅定地說。
“你付爺爺就是個典型的‘工作狂’,基本上每年三十兒的那頓飯啊,熱不上四五回,根本吃不到嘴里去,”付福春老人的妻子安玉英奶奶向記者俏皮地“抱怨”著,“我們在醫院附近住,只要一通電話,你付爺爺一溜煙兒就不見了,再回來飯剛熱好,又有病人了……”,安玉英奶奶說著還不忘湊到付福春老人耳朵跟前。“有一次才害怕呢,你付爺爺在蘭州某部隊醫院,為救治一個破傷風的病人,不顧傳染性,撲到地上就給這個患者做了心肺復蘇”,此時,付福春老人插話道:“病人一下就暈倒了,當時根本沒有概念,一心只想著救人,經過30分鐘硬是把他‘吹’過來了。”為此,蘭州某部隊醫院召開了1000人的表彰大會,隆重表揚了付福春的仁者醫心和救死扶傷的優秀品質。
在定邊縣醫院工作的時間里,付福春和團隊取得的優異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先后利用有限的醫療資源,按照標準化布置病房,設立無菌手術室,開展了第一例疝氣、膽囊切除術、腸癌切除術……;促使外科、兒科等科室真正建立起來;鉆研中醫文化,利用原生藥材,讓中醫科成為醫院一大特色;結合臨床,創造了多種檢測手段,提高了B超診斷率;帶領醫療隊下鄉巡診,足跡遍布全縣各個鄉鎮……如今,都已是85歲的高齡了,還為慕名而來患者免費義診。
“我做醫生,一不為名、二不為利,只是盡我所學,救治病人”,付福春老人拉著記者的手動情地說道:“我為定邊的基礎醫療事業做的還不夠多,還不夠好,可我也算沒有辜負自己的承諾,用我的一生奉獻一座城市,愛護一方百姓。”2021年1月21日,定邊縣召開第三屆“定邊好人”表彰大會,把全縣人民的偏愛和這份沉甸甸的榮譽頒發給了付福春。
桌子上諸多的榮譽證書在屋外陽光的照耀下格外耀眼,“白求恩精神獎”“全省衛生先進工作者”“最美支邊人”等榮譽稱號是對付福春仁者醫心最好的褒獎和銘證。在采訪結束之時,付福春老人用顫抖的雙手寫下了自己多年的肺腑之言:吾本江南一凡人,修得岐黃驅病瘟。聽黨指揮赴陜北,六十長載歷秋冬。救死扶傷盡我學,不辭勞苦付艱辛。而今有幸受表彰,無限榮光沐黨恩。(記者 許鵬 通訊員 楊光琴)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