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唐冰
“又是滿滿一袋子啊!”春節假期結束前,即將返程的我開始收拾行李,看著沒法被裝到行李箱里的一大袋食物,心底的感動又一次升騰開來。
柿餅、棗祃瑚、炸年糕、紅薯蒸菜……這一袋袋外婆從臘月就開始準備的食物,是我記憶里最溫暖、最美味的年味兒。
外婆很瘦,皮膚黝黑,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學生時期的每個寒假,有一大半時間我都是在外婆家度過的,經常跟在她屁股后面看著她張羅著各種吃食。
一進入臘月,韓城農村的年味兒就漸漸來了。家家戶戶開始掃房子、買年貨、包餛飩、蒸棗祃瑚……對于農人們來說,一年里沒有比春節更需要認真對待的節日了。
從臘月二十三起,過年就算正式拉開序幕了。按照習俗,這一天,人們要在自己家里團聚,方便灶王爺“數人數”,然后祭灶焚香,希望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外婆總是會從這天開始就“趕”我回家:“快回你家去,別讓灶王爺把你數漏了。”而我也總是會“死皮賴臉”地一直住到年跟前。
大學即將畢業的那年寒假,家里突生變故,年紀尚輕的小舅在大年初一因心臟病離世,迎接新春的喜悅頓時戛然而止,全家被無法承受的巨大悲痛籠罩。我永遠也不會忘記趕到外婆家看到她的第一眼,那是一種蒼白到無力的絕望。
那年之后,大年初一就變得“復雜”,而我也只是在家人的談話中聽說外婆深夜里輾轉反側,卻從沒看到過她在我們面前落淚難過。
工作以后,離家的日子越來越多,開始為自己的生活奔波向前的每一步,都意味著與家和家人的團聚又少了一刻。但我的冰箱里,外婆的關心和愛卻時時更新:每一個回家的日子,外婆都會提前準備好可以長期保存的吃食讓我帶回來,而我也常常“苦惱”于行李太重而拿不動。
作家龍應臺在《目送》中寫道:“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我想,這樣的感觸也何嘗不適用于祖孫之間呢?
去年,我擁有了自己的房子,外婆和媽媽第一時間趕來,幫著我全部收拾好之后又匆忙回家;外公學會拍抖音后,經常分享給我他的作品,并讓我教他一些編輯方法;前段時間,外婆學會了使用微信,視頻聊天時看著屏幕里她開心的笑容,我多么希望時間可以過得慢一點,再慢一點,好讓外婆慢一點變老。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