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萬鋒在為皮影上色
□ 實習記者 劉凡銆 文/圖
11月初,鄧萬鋒家門前的樹上結(jié)滿了橙黃的柿子,他坐在一棵柿子樹下,兩手微微揮舞著皮影的挑桿,輕唱著戲曲。一束陽光從大門外投射進來,落在屋內(nèi)的墻面上,照亮了他鑲裱在墻上的皮影。
今年73歲的鄧萬鋒是一名皮影老藝人,住在咸陽市禮泉縣鄧家村,作為陜西西路皮影戲的傳承人,他集刮皮、雕刻、演唱于一身,既會制作皮影,也會唱皮影戲。“在臺上唱戲時,我演繹了許多劇中人物的一生,我的一生也隨著手中每一個皮影的成形而變得越發(fā)有厚度。”他說。
◆皮影是舊日的縮影
在鄧萬鋒的記憶之中,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皮影戲繁榮的時期,村村都有戲班子,看皮影就是他們最快樂的消遣方式。上小學時,只要有皮影戲演出,他和班里的幾個孩子一下課就會跑去觀看。他說:“那是秋天涼爽的夜晚,村民們帶上板凳和零食,三三兩兩坐在臺下,小孩們吵嚷著鉆進人群中,與大人們一起等待皮影藝人挑著木箱子走過來。一陣鑼鼓梆子響聲之后,皮影戲便開始了。”
鄧萬鋒從小酷愛皮影,小學期間他利用課余時間,用紙板雕刻紙影,與同學們在窗戶上演皮影戲。小學畢業(yè)后開始自學唱皮影戲,只要閑下來,就一個人在家后院練習敲鑼打鼓和唱腔,掌握唱戲的技巧后,便隨叔父的戲班去淳化和渭河一帶演出。不到20歲,他就開始獨立在舞臺上表演皮影戲,一人唱一本戲,結(jié)合場上的配樂和旁白,同時控制三四個人的動作,在那段年少歲月中,他扮演過《沙家浜》里的郭建光、《智取威虎山》里的楊子榮、《紅燈記》中的李玉和、《海港》中的馬洪亮。
1980年,鄧萬鋒創(chuàng)建了皮影戲班,組織了集鼓師、硬弦、板胡、二胡、前手、簽手共6人的皮影戲班,帶領(lǐng)戲班前往北部山區(qū)與乾縣、禮泉周邊的村子演出,基本上去了唱兩晚戲,一場戲站著表演3到4個小時,其間不能喝水。《唐王征東》《羅成征南》《燈棚會》《雞爪山》都是他當時經(jīng)常演出的曲目。“有了名氣之后,方圓百里常有人慕名而來觀看我的演出,每一場都座無虛席。”他說。
◆皮影是光影的重疊
上世紀九十年代后,隨著電視、電影等現(xiàn)代娛樂的普及,皮影戲走向衰落。村里的戲班解散,戲班成員們不再唱戲,另謀出路,鄧萬鋒自此開始雕刻皮影。他說:“每刻完一個皮影,那些年唱戲時抑揚頓挫的聲調(diào)就會在耳邊回響,也正是唱戲的多年積淀讓我對戲劇人物的雕刻更有領(lǐng)悟力。”
這些年,鄧萬鋒先后為上海、西安、岐山等地的皮影商以及北京、南京的收藏家雕刻皮影,經(jīng)常天還沒亮就起床雕刻,直到天黑才出門,各種角色都刻,一次刻上百件。
皮影的制作需要七道工序,手工雕刻上千余刀。在皮影的選材上,鄧萬鋒以牛皮為材料,每逢春季,他都要從陜南或關(guān)中買來大量的牛皮。先用濕毛巾將牛皮浸濕,用熨斗將牛皮壓平、上油之后,再將牛皮印在畫稿上描畫,經(jīng)不同刀具的雕刻及畫筆上色之后,再用釘綴連接影人的活動處。做完一件皮影,最短需要兩天,最長則花費了他一個禮拜時間。
鄧萬鋒從小對《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書中的人物印象深刻,皮影作品保留著民間說書的痕跡。2000年,在刻《封神演義》人物皮影時,他根據(jù)自己對人物的理解,雕刻出了五路神、雷震子、黃飛虎等近300個人物。2018年以來,他的皮影在咸陽工人文化宮、大唐芙蓉園、西安民間藝術(shù)劇院等地展出,甚至被日本、美國、菲律賓、墨西哥的博物館收藏。
此外,為了適應如今市場對皮影的需求,鄧萬鋒的作品融入了國畫的特點,制作了《斷橋》《水漫金山》《桃園結(jié)義》以及《梅》《蘭》《竹》《菊》等皮影,裝上鏡框后,作為客廳的裝飾畫賣給皮影愛好者。隨著傳統(tǒng)皮影的受眾越來越少,鄧萬鋒開始側(cè)重于現(xiàn)代皮影的創(chuàng)作,一個人完成了現(xiàn)代皮影戲劇本《還賬》和《光禿子老漢》劇中人物的設(shè)計和制作,并進行表演。
“皮影戲又叫燈影戲,是光與影的藝術(shù)。”鄧萬鋒說,時代的變遷下,皮影的民間鄉(xiāng)土氣息不會改變,它的獨特美感會隨著歲月的輪轉(zhuǎn),越來越珍貴。“無論在何時,光影的重疊之下,皮影都在白色幕布上熠熠生輝。”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zhuǎn)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