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許鵬 通訊員 王永新)府谷縣教育和體育局落實縣委、縣政府各項扶貧政策,強化措施,切實加強脫貧攻堅力度,把脫貧攻堅納入教育督導重要內容,與教育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同時針對教育扶貧的特殊性專門制定了脫貧攻堅工作要點、教育資助實施方案以及教育精準扶貧工作包抓片區安排意見等準則行文件,指導全系統的脫貧攻堅工作,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取得良好的效果。
環環緊扣層層落實 脫貧工作一桿子插到底
從9月16日開始筆者先后走訪了教育和體育局機關、特殊教育學校、城區第一中學、前石畔學校、二完小以及最偏遠的王家墩學校,發現一個共同的現象,那就是所到之處只要提起脫貧攻堅,無論是局領導還是一般工作人員,從校長到普通教師就像談他們的本職工作一樣,每個人都說的頭頭是道,每個人都有一些感慨,說出一段故事,說起一些人,有的說的是貧困生,有的說起結對幫扶的老師,讓人感受到一種氛圍,一種感召力。
教育與體育局專管扶貧的負責人告訴筆者,今年春季學期局里召開脫貧攻堅專題會議就召開了15次,還編印了《府谷縣教育脫貧攻堅應知應會知識手冊》、《脫貧攻堅教育扶貧工作手冊》,印發了《府谷縣教育扶貧資助政策一覽表》,組織了該局領導干部、校園長150多人進行了“習總書記講話精神知識測試”,作為精準扶貧工作的有力保障,明確了任務,提高了能力。該局還與所屬單位、各學區(校)園簽了訂脫貧攻堅責任書,明確責任,層層傳遞壓力,形成人人肩上有責任、人人抓教育脫貧攻堅工作的氛圍。結合省市縣“三比一提升”工作,選優配強扶貧工作干部,選拔了兩位優秀校長充實教體局隊伍,調整了10位科級干部承擔聯村幫戶干部。各學校(園)、各科室通力合作,推動教育脫貧攻堅工作。
落實資助政策為貧困生求學提供保障
筆者在教育和體育局采訪時看到一個與其他部門不同的科室,這里除了辦公桌和電腦外,幾位工作人員坐在里面見到有人進來,笑容可掬用禮貌用語主動打招呼,并主動介紹他們的工作職責。這里就是專門為貧困生解決后顧之憂的資助管理中心。
常言道,孩子是國家的未來,而對于一些貧困戶來說,孩子就是改變家庭處境的唯一希望,只是經濟條件差導致這些孩子無法完成學業,這種時候就是資助管理中心發揮作用的時候。今年,資助管理工作也進行了特別加強,一是年初他們就向全縣印發了《府谷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2020年學生資助工作計劃》,對做好全年的資助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確了目標和任務;二是進一步加大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提高學生、家長和教師對相關政策的知曉率,組織編印發放《府谷縣學生資助政策明白卡》2000多份 、《府谷縣大學生生源地貸款宣傳冊》3000多份、《生源地貸款流程》2000多份等,要求各級各類學校扎實做好學生資助政策的宣傳工作。各學校園通過組織召開主題班會、家長會、校園開放日以及利用學校宣傳欄、櫥窗、家長QQ群、微信群等載體宣傳學生資助政策,使家長、學生對資助政策的知曉率得到有效提升;三是精準資助。對全1004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其中本縣籍693人,外縣籍311人)資助全覆蓋。對本縣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在外就讀248人資助情況進行摸底調研。資助項目為學前貧困幼兒生活補助,中小學生寄宿生生活補助、營養餐補助,高中、中職助學金,建檔立卡等四類貧困學生非寄宿生生活補助,大學生生源地貸款。2020年春季學期共發放各類免補資助金1360多萬元;四是各學校園資助手續齊全,程序合規。各校園對貧困學生進行認定、公示、審批、發放存檔,建檔立卡學生享受最高資助政策。
2020年春季學期,全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園)104所,在校中小學生、幼兒48868人。全縣建檔立卡學生1004人(其中本縣籍941人,外縣籍311人)。全縣未脫貧68人(其中學前7人,小學30人,初中6人,高中9人,大學16人)。全縣共有殘疾少兒174人,重度殘疾66人,義務教育段無輟學學生,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資助全覆蓋。
控輟保學一個都不能少
今年,教體局積極開展“三排查三清零”工作利用10天的時間對教體系統脫貧攻堅工作進行了徹底排查,重點排查了345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子女入學情況,排查了66戶邊緣戶子女入學情況,排查了全縣6-15周歲適齡兒童入學情況,排查了1004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資助情況,排查了66名重度殘疾學生送教上門情況,排查了667戶易地扶貧搬遷戶子女入學情況等。同時,對排查問題進行針對性解決做到問題清零距離成立了以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為組長的教體局“三排查三清零”問題整改督查領導小組,安排16組48人,利用兩周時間深入鎮、村、戶、校進行蹲點督查指導教育扶貧問題整改工作?,F在基本整改到位,問題基本清零。
教體局還與政府、學校協調成立“三級”控輟保學組織機構,采取了“學位保障、政策落實、廣泛宣傳、深入動員、聯防聯控、壓實責任、進村入戶、動態監測、似疑勸返、妥善安置”等控輟保學有效機制,做到底子清、情況明、數據實,有效杜絕了輟學現象的發生,義務教育段鞏固率100%。
關注特殊教育重點環節重點抓
筆者在王家墩學校采訪時看到,28歲的女教師趙娟正在辦公室對7周歲的小雅(化名)進行一對一輔導。原來小雅有語言障礙,從小跟爺爺一起生活,在進學校之前只會喊一個爺字,根本無法與人進行正常的溝通,生活也不能自理。通過老師一對一幫教,現在不但增強了自理能力,還學會了喊老師的名字,也會寫自己名字,還可以跟人進行常規的語言溝通。
在城區的官井上,29歲的嚴小平頂著烈日踩著石階正在一步一步往上爬。他這是要去給一個因腦癱致殘而無法進學校的貧困孩子送教上門。孩子的家長邊潤蘭告訴筆者,他家的孩子屬于那種必須由家長跟讀才能去學校上課的類型。但由于還有其他孩子需要照顧,丈夫還得出發打工養活一家人,所以無法有專人陪護上學。學校的老師就開始定期上門給孩子上課,現在孩子已經學會寫一些基本的文字,最重要的是老師的到來給他開了一扇窗,讓他更多地了解到外面的世界,也有了自強自立的想法。
在府谷縣第二小學,女老師周麗霞正在給四年級學生小敏進行耐心輔導。因為小敏的從新民學校轉學過來的,環境的變化影響到他的學習成績,再加上有病在身需要特殊照顧。課下輔導孩子本來是附加的工作任務,不過周老師任勞任怨,因為她覺得自己有責任幫助這些孩子。在采訪中筆者了解到,教育局指定二完小擔負一項重任,就是無條件接收異地搬遷和其他原因轉學過來的學生。
筆者從教體局了解到,今年有殘障兒童少年174人,落實“一人一案”,采取輕度72人隨班就讀、中度36人特校上學、重度66人送教上門等方式,確保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達到100%。通過開展“三秦教師結對幫扶貧困學生”活動,對留守兒童、學困生等采取 “一對一”“多對一”的全覆蓋幫扶;通過扶“智”和扶“志”送關愛活動,使他們走出困境,克服心理陰影,激發自信,樹立生活的信念。在疫情期間的春季學期,120多名教師排除疫情影響,積極參與送教上門工作,送教次數250多次。另外,多方籌措資金為建檔立卡貧困學購買學習機26部,資助受疫情影響家庭貧困學生25人,幫扶資金2萬多元。
加強職業技能培訓 讓貧困社會青年有一技之長
技能培訓也是教育脫貧的一項任務。教體部門通過協調合作,整合人社、扶貧等部門培訓資源,開展“工程機械、家政服務、建筑電工社會化短期培訓”314人次;開展“線上電工”培訓65人次;班主任技能培訓120多人次;心理咨詢培訓100多人次;各類職業技能培訓,減輕學員的培訓成本,提高了他們的專業技能,加快了脫貧致富的步伐。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千秋大業,教育為先。“教育扶貧”能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掌握知識、改變命運、造福家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準扶貧,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不斷補齊教育基礎短板,不斷優化教師結構和充實教育師資力量,不斷拓寬教育幫扶渠道,我縣貧困學生教育保障水平和貧困地區教育發展質量明顯提高,教育助推精準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教育扶貧,在脫貧攻堅的答卷上寫滿了沉甸甸的脫貧成就。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