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許鵬 通訊員 王濤)“趙艷是真心來幫我們脫貧的,做了不少實事好事,幫助我們解決了很多難題。”村民這樣稱贊道。他們口中提到的“趙艷”,是府谷縣哈鎮硬路塔村的第一書記。
今年3月份,府谷縣委組織部發出增派黨員干部到貧困村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的通知時,趙艷主動申請到貧困村工作。“我從小在農村長大,我了解貧困村民的情況。我想盡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幫助他們擺脫貧困。”趙艷說。
入戶走訪解難題
硬路塔村有5個村民小組,373戶948人,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5戶,是府谷縣12個貧困村之一。駐村后,趙艷挨家挨戶走訪貧困戶,常常是早上天不亮就出發,晚上天黑才回來。每到一戶,趙艷都和村民坐在一起拉家常,并將聯系卡送到村民手中,方便大家有事找到她。通過走訪,趙艷和硬路塔村村民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村民陳如剛的母親給她發微信:趙書記,你在哪里了,我想和你拉拉話……
“每當聽到村民喊我趙書記,給我發微信說心里話,我就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更重,因為這是大家對我的信任,我心里暗暗告訴自己,干就要干出個樣子來,一定帶領他們擺脫貧困。”從機關走進農村,趙艷成了村民的“主心骨”;從辦公室到田間地頭,她成了農事的“行家里手”。駐村以來,她撲下身子、甩開膀子、捋起袖子,與村民拉家常、聽建議、解難題、謀發展,從最初的陌生到互相信任,趙艷已經真真切切地融入了自己的“第二個家”。
產業發展出實招
經過多次調研,趙艷發現硬路塔村農業基礎條件較好,但因為多年來農業產業發展較差,村民對靠農業脫貧致富信心不足。為推動村集體產業結構調整,趙艷多次調研、咨詢,提出了“種植+養殖+加工”循環發展的模式,以800畝高標準農田為依托,種植有機谷子、馬鈴薯、紅薯、玉米、西瓜等作物,并種植果園300畝,建成拱棚30座、湖羊養殖場1個。養殖場產生的羊糞用于種植農作物,地里的秸稈作為飼料又可以用于養殖,同時還配套了恒溫冷庫和馬鈴薯存儲窯,有效解決了蔬菜存儲問題,并建成淀粉加工廠1座,形成了循環發展的環保產業發展模式。
在農產品銷售方面,趙艷提出訂單銷售,對此她多方奔走,一遍遍宣傳硬路塔農產品的優點,可以說為了這件事她吃了不少閉門羹,磨破了嘴皮子。在她的努力下,今年6月2日,府谷縣鴻鋒煤礦等5家企業與硬路塔村簽訂56萬元的農產品收購合同,并當場預付了70%的收購資金。目前,硬路塔村循環產業格局初步形成,村民脫貧致富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村集體經濟發展越來越好,村民的日子蒸蒸日上。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