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滿淑涵
養中有醫,醫中有養,隨著老齡化進程加快,高齡化、失能化趨勢不斷發展,醫養結合養老模式愈加受到市場青睞。
如何走好“銀發浪潮”下的醫養結合之路?今年省兩會期間,四件提案聚焦“醫養結合”弱勢短板,從人才隊伍建設、合理分配醫療資源、科學規劃產業布局、建立健全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等方面梳理問題、提出意見,得到有關部門重視。
目前,我省已有西安、銅川、安康三市入選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城市。全省146個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開設了老年病科,276個醫療衛生機構開設了康復護理科。90%的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建立協作關系,同時具備養老服務能力和醫療資質的醫養結合機構124家。但醫養結合產業發展還存在建設標準低、管理服務不規范、地域發展不平衡、養老機構醫療衛生服務不到位等問題。
九三學社陜西省委會在提案中建議,建立針對醫養結合類專業人才的政策扶持和經濟補貼,鼓勵更多專業人才投身醫養結合事業,規范隊伍建設,提升照護品質。同時,要建立健全臨終關懷行為規范制度,完善姑息療效治療指南,幫助老年患者緩解極端痛苦、維護生命尊嚴。
省政協委員、咸陽市政協副主席陳永慧認為,推進醫養結合深度融合,是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的有效途徑。不僅要理順相關部門之間的關系,細化職責分工,還要采取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政府補貼、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動員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其中,滿足市場多層次需求。
“80歲以上老年人共病率高達80%,其中85%以上的老人患有三種以上疾病。”這組數據引起省政協常委,中陜核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張斌成關注,他認為,老齡化將極大促進人們對醫養機構的剛性需求,養老機構除了能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外,更需要具備精準有效的醫療衛生護理能力。
張斌成在提案中建議,應在我省“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中明確對醫養結合產業的布局規劃,特別是鼓勵支持國有資本通過混改等形式,積極引入社會資本推動我省養老產業發展。同時,還應支持醫療衛生專業人才在醫養結合機構中實行多點執業,明確其享有與醫療機構同等的職稱晉升、繼續教育等待遇。
針對醫養結合工作多頭管理、體制不順等問題,省政協委員、商洛市僑聯主席王亞莉建議,進一步完善養老服務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建立醫養結合工作定期聯絡工作機制,形成衛健和民政部門高度配合,發改、財政、監管、審批、資源等多個部門密切協作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強醫養結合多元化資金投入,積極推動富余醫療衛生資源向養老服務業延伸,明確養老和醫療機構協作服務項目、責任劃分,推動養老和醫療機構協作上水平;探索完善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農村互助幸福院日常運營機制,統籌鄉鎮衛生院和敬老院、村衛生室和農村幸福院資源,扎牢基層醫養結合工作開展基礎。
省衛健委表示,下一步,將積極推進成立由相關部門組成的省醫養結合領導小組,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完善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深入推進省級醫養結合培訓基地建設,完善養老專業人才培養機制,制定并落實分級分類醫養結合人才培訓計劃,建立崗前教育、崗中培養、繼續教育的培養體系,進一步提升醫養結合從業人員的待遇和發展空間,明確其職業前景,充分調動醫護人員積極性,增強從業穩定性,讓全社會關注、理解、尊重這個行業,不斷推進醫養結合機構發展,更好地滿足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需求。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