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群眾所需,黨員所向。在新冠肺炎疫情威脅群眾健康甚至是生命之際,全國黨員與醫護人員一道,筑起了防控長城,直面高危風險,守護群眾安全。陜西省府谷縣河濱路便民服務中心黨委委員、副主任楊剛,便是其中一員。
對于家人來說,“朝出暮不歸”是楊剛的工作日常,他們早已習慣。但他們從各類新聞中,了解到此次疫情防控工作面對的未知與風險后,第一次反對楊剛“工作第一”的原則。楊剛來不及解釋,甚至連寬慰他們的話也沒顧上說幾句,便留下一個抱歉的背影,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線,踐行一名黨員為民的初心使命。
宣傳到位,群眾基礎打得牢
疫情防控,城市社區是重中之重,“群防群控、聯防聯控、嚴防嚴控”是總要求。多年的社區工作經驗讓楊剛意識到,無論黨和政府采取何種措施來落實防控,最終落實者非群眾莫屬,防控工作成效如何,要看群眾支持力度。
作為河濱路便民服務中心天化路社區的包抓領導,楊剛結合天化路社區實際,在社區居民密集區域的中心地段設置防疫宣傳大喇叭,循環播放新冠肺防疫知識與各級政府通知、公告,提醒居民注意事項。不承想,這省人力省物力的高效舉措,卻被很多群眾吐槽,他們反映說,喇叭聲音太響,影響居家學生學習。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這種“投訴”原本可以置之不理,但楊剛卻認真起來,他安排工作人員成立動態宣傳勸導組,拿上小喇叭,用小區域定點與重點通道流動宣傳的辦法,在轄區搞好宣傳勸導工作。
由于社區工作人員嚴重緊缺,楊剛幾乎參加所有分組,更多時間里,他“一人多用”,在走街串巷走訪居民小區、樓院防疫情況的時候,還要帶上消毒壺和小喇叭,邊走邊消毒、邊走邊宣傳。每到一個小區、樓棟、院子,都會有居民群眾問他,全國疫情如何如何?縣內疫情防控如何如何?疫情什么時候能過去?楊剛總會說:“只要大家耐心配合,不亂跑,疫情很快就會過去。”后來,群眾見了楊剛就換了問題:“我們可配合啦,什么時候能解除管控?”楊剛說:“能確保你們安全的時候,管控就解除了。”
此外,楊剛帶領工作人員在社區宣傳欄上、居民小區(樓棟、院子)大門口,張貼政府公告、通知和社區倡議;在微信、快手、抖音等平臺上,發布疫情防控常識的圖文和自創短視頻,力爭以線上線下同步宣傳的方式,喚起群眾的重視,讓他們配合好社區的防疫工作,切斷病毒傳播途徑。
措施到位,防控工作落得實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為彌補人手緊缺的短板,縣城各個社區的工作人員都開啟了“多功能分身模式”,加班加點趕工作。楊剛覺得,自己作為一名中共黨員,又是便民服務中心包抓社區的領導,更應該作表率、沖在前,挑重的做,挑難的做,從而帶動社區全體黨員干部發最大的光、最大的熱。
社區工作人員每天要在各個卡口把守、給居民辦通行證、給轄區街巷消毒、監測居家隔離人員、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代買代跑腿的種種服務,一天到晚回不了家,正餐基本就是吃桶泡面。說他們是一群“舍小家為大家”的人,恰如其分。楊剛與社區工作人員劃分“責任區”,定時去給居家隔離人員測量體溫,看他們需不需要買菜、用不用倒垃圾,還有沒有其他可代辦的事項。此外,他組建鄰里瞭望哨,讓居民相互監督,隨時反映居民小區人員管控、消毒等方面的問題,最大限度消除防疫死角;組建留觀人員動態防控組,每天與志愿者、醫務工作者對疫區流入人員測量體溫,進行動態巡查管控。
社區某小區居住近千人,有很多住戶是在本縣工作的外地人。疫情防控期間,為了做好小區居民安全防護和疫區流入人員居家隔離工作,楊剛每天到該小區協助該小區消毒、登記出入人員,安排居家隔離居民生活服務,并根據全縣防疫政策的變化,及時對接宣傳防控,嚴守小區健康安全。
縣委縣政府發動在職黨員支援防疫工作以后,楊剛與“雙報到”黨組織和黨員及時聯系對接,合理利用駐區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共駐、共建、共治、共享先鋒作用。他實地走訪聯系轄區煤炭公司、運管所、昊田集團、縣法院執行局、小區物業等,簽訂責任書,細化共建責任和防疫職責;聯合財政局和民政局黨員干部在信用巷設卡防控、聯合煤炭公司黨總支在煤炭公司小區門口設卡防控,24小時輪流值班,嚴格登記核查過往人員和車輛,宣傳防疫知識,及時勸阻閑散人員返家防疫;聯合轄區小區物業,成立紅色物業聯盟,與小區簽訂責任書,嚴格管控小區人員和車輛,對小區進行24小時動態巡查監控,保證網格防疫全覆蓋。
責任到位,為民初心守得住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楊剛除了要包抓指導天化路社區的工作,還要做好自己河濱路便民服務中心副主任的工作。在社區,他知道自己的責任更大更重要,始終要比其他人多考慮一點、多做一點,在工作謀劃、部署方面,總要經過深思熟慮,還把最難最重要的工作留給自己;在便民服務中心,他負責分析匯總中心5個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報告,再形成整體匯報材料,上報給各有關部門、單位。
每天早上7點鐘,楊剛像網格員一樣,帶著小喇叭、消毒工具、宣傳用品,開始一天走街串巷的工作。晚上,他坐在辦公室,開始文案,幾乎沒有在晚上10點以前下過班。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全縣按照省市指示開展復工復產工作,同時解除道路、街巷、小區半封閉管控。對于群眾來說,終于“熬”出了頭,獲得了“自由”;對于社區工作者來說,隨著“三返”人員的不斷流入,社區防控形勢更加復雜嚴峻。楊剛的警惕沒有絲毫放松,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囑社區工作人員,要提高思想認識、要增強風險意識、要落實崗位責任,要做好返府人員的摸排、登記、監管、服務各項工作。
時值初春,陽光微溫,晴朗多風,解除半封閉管控后,出門上街的居民多了起來。每當看見帶孩子進出的居民,楊剛總會心有歉意地想起自己的孩子與家人。防疫工作開始以來,陪家人的時間越來越少,尤其是自己早出晚歸,離家時孩子沒起床,回家時孩子已入睡,孩子常常整天整天地見不到他,“爸爸去哪兒了”快成了口頭禪。但每天看到材料中的“平安的數字”,他便深感欣慰,覺得這種種犧牲、種種付出,都值得。(高勝杰 王瑜)
編輯: 高三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