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9月12日,由漢中市委宣傳部、漢中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奮力追趕超越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南鄭專場新聞發布會在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南鄭區委副書記、區長曹俊強作了“新時代新機遇新南鄭”主題發布。
據介紹,南鄭至今已有2400多年歷史,文化歷史厚重,被聯合國地名組織認定為“千年古縣”,森林覆蓋率達65%,生態良好,充滿活力。70年來,58萬南鄭人民奮力拼搏,2018年全區生產總值達216.9億元,截止2019年7月底財政總收入達29億元,農村居民收入10242元,經濟規模實現從千元元到百億元的歷史性飛躍,2017年被評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十強縣,連續保持陜南三市前列,各項事業蓬勃發展,譜寫了追趕超越高質量發展的華章。
綜合實力連續攀升 經濟總量上,1952年地區生產總值1743萬元,人均僅88元,2018年達到216.86億元,人均40296元,分別是1952年的200倍和457倍,年均經濟增長8.4%;財政總收入上,1957年僅412萬元,2018年達32.14億元,是1957年的780倍,年均增長11.5%;經濟結構不斷優化,2018年與1949年相比,第一產業增加值下降75個百分點,第二、三產業比重分別上升了56.8和28.2個百分點,二三產業尤其是工業經濟逐步成為全區發展的“主角”。2018年實現農業總產值53.37億元,是1949年的72倍,形成了茶葉、生豬、烤煙、中藥材、蔬菜五大主導產業。
城鎮面貌煥然一新 新中國成立以來,南鄭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取得了一系列成就。1961年至2018年,南鄭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57.36億元,年均增長24.1%。基礎設施明顯改變。初步形成以城區為中心、大河坎為軸柄、京昆、十天和西成客專及漢南、漢通、漢寧為骨架、鄉村公路交織成網的扇形公路網絡,截至2018年底,全區通車公路總里程2290公里,是1952年的60倍。至2018年,城鎮建成區總面積25.5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到46.5%。如今的南鄭大地處處“舊貌換新顏”,實現了由農村集鎮到活力新城的歷史性蛻變。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70年來,南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上,截至2018年,全區共有各類學校243所,擁有各類教師5350人,是1949年的11倍;各類學校在校學生達7.68萬人,是1949年的5倍。文化事業豐富多彩。至2018年,區、鎮、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95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完成達標建設,漢調桄桄被列入國家級非遺項目,南鄭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文化先進區。衛生事業迅速發展。截至2018年底,全區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669所,比1962年增長7倍,鎮醫療衛生機構房屋建筑面積12.63萬平方米,較1982年增長1.6倍。截至2018年底,全區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7.65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46.37萬人,參合率99.99%。
全域旅游蓬勃發展 漢山燈光秀璀璨奪目,田園綜合體規模效益日益顯著;黎坪景區新增VR體驗和5D玻璃橋,夏季避暑產品日益火爆;龍頭山滑雪、狩獵等游客體驗、戶外運動產品即將推向市場;喜神谷、漢江蘆葦已成為網紅景點……近年來,南鄭區積極推進文化大縣建設,把文化旅游建設納入全區發展總體規劃,全域旅游蓬勃發展,以“兩山兩湖一中心”為重點,強力打造精品景區,創建國家級旅游景點6個,確定15個重點鎮、30個重點村,精心打造了3條融文化、旅游、生態環境保護為一體的文化走廊(歷史文化走廊、民俗文化走廊、紅色文化走廊)。初步形成了旅游觀光、文化體驗、休閑度假、養老養生四大旅游產品體系,實現了從觀光游到休閑游再到度假游的跨越。(楊春建 記者 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