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剛過,天氣還有些燥熱。地處秦嶺北麓、南山腳下的潼關縣桐峪鎮三泰村,空氣里夾雜著些許涼風,在一所廢棄學校,三棟12間兔舍里,一排排兔籠內,一只只雪白可愛的兔子或覓食,或嬉戲,或迷離打盹……讓人禁不住伸手去摸一摸,通風透光的籠架上,這些小可愛皮毛發亮、長勢喜人,再過十多天,這576只種兔將迎來第一批兔寶寶,四個月來的努力,眼看就要收獲喜悅,李建新終于深深地松了口氣。
2017年5月,來自省委統戰部黃埔軍校同學會的李建新,從繁華的省城到了鄉村,告別了舒適的工作環境,當了三泰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從此開始了他的扶貧路。他說,自己生長在農村,對農村的情況很熟悉,“我希望能夠多做些實事,幫助村民早日致富。”這樣的承諾,李建新說到做到。
三泰村有貧困戶44戶,村級集體產業幾乎為零,三分之二的貧困戶因病、因殘致貧,存在等、靠、要思想。因為在部隊大熔爐接受過錘煉,培養了李建新敢干事、能干事的優良作風。剛到村上,他便馬不停蹄入戶訪談,了解貧困戶的困難和所需。
貧困戶秦富康2017年因病返貧,3口人擠在一間危舊房屋,生活清貧。李建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隨后,他拿出3萬元啟動資金,幫助秦福康實施危房改造。今年7月,一棟新建三間磚混結構住房完工,讓秦富康對脫貧充滿了信心,逢人便說,“是李主任幫助我度過了最艱苦的日子,我忘不了他。”
怎樣讓貧困戶的生活有奔頭?只有從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抓起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李建新積極聯系鎮黨委、政府,及時召開村兩委會,分析問題,研究對策,很快就形成了抓班子帶隊伍、抓產業促增收、抓精準促落實,抓扶志扶智促內生動力的整體脫貧思路。
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李建新首先從三泰村黨總支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入手,配備電腦打印機,健全各項制度,并講黨課,帶領干部認真學習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脫貧攻堅重要思想和講話精神,向總支每名黨員贈送了《梁家河》讀本。2018年6月,組織桐峪鎮和三泰村20多名干部赴照金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延安棗園革命舊址、梁家河村等參觀學習,接受深刻的精神洗禮和教育。通過扎實的黨建活動,如今三泰村村委班子更加團結有力,黨員干部的政治意識增強了,干事創業的勁頭更足了。
長期以來,三泰村基礎薄弱,發展單一,沒有形成鮮明的主導產業。能否培育投資小、見效快、群眾意愿強的產業項目,成為李建新駐村以來的心頭大事。為更好的尋找產業脫貧路徑,李建新組織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到楊凌、商洛等地考察,了解現代農業發展趨勢,他們白天參觀學習,晚上開會研究討論,有時會議開到了凌晨。
經過慎重考察、綜合論證,三泰村最終確定“黨建+合作社+貧困戶”的帶貧模式,發展養兔產業。李建新協調、爭取到40萬元產業資金,解決了資金缺乏的燃眉之急。在兔舍建設那段時間里中,他每天堅守在工地上,隨時解決建設過程中的問題。4月26日晚,李建新正和村班子商討產業發展的工作措施,突然感覺眼前一團迷霧,瞬間感覺什么都看不清,被送往西安第二附屬醫院搶救,醫生說是因為勞累過度,緊急實施了心臟支架手術。老伴說:“為了工作真的連命都不要了嗎?”李建新說:“兔場還沒有建好,村上還在等著我上兔子呢。”5月10日,李建新擔心兔場前期建設,偷著跑出醫院,在三泰村一住就是15天,憑著一股子韌勁,和干部同吃、同住、同勞動,外墻粉刷、兔舍改造、通風設備、飼料和水,傾盡了自己所有的情感。李建新堅信一個理念,兔子拉不回來,絕不回醫院。
為了與蒲城同富兔業談三泰產業,李建新自掏腰包,3次奔赴蒲城,憑真誠感動了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同意派員指導,并解決了銷售難題。終于在6月10日,第一批500只兔苗已經在三泰村示范基地養殖出欄,為大規模養殖積累經驗,7月初,新兔舍改造完成,種兔有了自己的新家。通過先行先試,示范帶動,村兩委趁熱打鐵,堅持未脫貧戶優先和一般貧困戶優先,為每戶貧困戶免費發放50只兔苗,提供兔籠和飼養技術。對貧困戶來說,實際的增收效果比什么都有說服力。由于養兔周期比較短,一只母兔年產就是8胎,每胎生10只左右,收益可觀。專業技術員免費為貧困戶提供技術指導,村上收購成品肉兔代銷,讓貧困戶養殖放心,脫貧安心。
2018年12月22日,一場主題為“唱響新時代,扶貧上臺階”的文藝聯歡會在三泰村村部舉辦。盡管當天天氣陰冷,寒風刺骨,但廣大群眾的心熱乎乎的。扶貧政策宣傳,自強自立創業故事等,讓三泰村的群眾深受鼓舞和感動。貧困戶黃新芳說,現在國家農村政策這么好,不能再有等要靠的思想,只要努力干,還愁過不上好日子。
真心才能換來真情,實干才能贏得信任。以前來村里,幾乎沒有人搭理李建新,現在不一樣了,一到村里,群眾遇見他熱情打招呼,主動談問題,群眾已經把李建新當成了知心朋友。李建新用行動詮釋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以綠葉對根的情誼,駐村真心扶貧,收獲了潼關縣級鎮級的榮譽。現在,李建新成了三泰村的“榮譽村民”,是全村對他的扶貧事業的認可,用李建新的話說,“這是我得到的最大榮譽”。(陶毅博)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