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理工大學赴漢臺區徐望鎮余橋村智志雙扶活動紀實
各界新聞網訊 近日,漢臺區徐望鎮余橋村迎來了一批熟悉又特殊的“客人”。他們是來自陜西理工大學“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的大學生志愿者們,而這場以“扶貧幫困、教育關愛”為主題的智志雙扶活動已在余橋村悄然開展了三年。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村委會的教室里不時傳來朗朗讀書聲,志愿者們正在帶領余橋的孩子們集體背誦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今年7月,陜理工實踐團的志愿者們再一次來到了余橋村,他們為余橋的孩子們打開了一扇接觸世界的窗,用他們的真情與奉獻為余橋增添新的活力,給全村50余名貧困家庭及留守兒童們的夢想插上了翅膀,帶來新的希望。 村里來了“支教團”,樹起靚麗“風景線”
余橋村位于漢臺區東部,地處秦巴丘陵地區,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2戶135人,是全區55個貧困村之一。說起陜西理工大學在余橋村的社會實踐活動,漢臺區教育體育局科員、駐村第一書記何立昕頗有感慨:“余橋村位置偏僻,村民們尤其是貧困戶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作為學生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常常捉襟見肘。”既是學教育出身,又曾擔任陜西理工大學學生會主席的何立昕敏銳地意識到,要把母校的優勢資源充分利用起來,開展智志雙扶活動,發揮高校在農村教育扶貧工作中的優勢,推進村上的脫貧攻堅工作,改善當下村里的教育現狀了。懷著這樣的期望,他積極與陜西理工大學團委聯系,2017年7月,陜西理工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團第一次來到了余橋村開展教育幫扶活動。
實踐活動開展的第一年,在克服了生活上種種困難的同時,實踐團隊以支教為主題,安排了豐富的課程,開展了開展了課業輔導、自然科普、文體活動、節能環保教育、手工制作等8項內容,持續時間15天。活動結束時,留守兒童和志愿者們共同登臺表演節目,孩子們還獲得了實踐團捐贈的學習和文體用品。第一年開展此項活動,就得到了村民們和孩子們的一致好評,肯定了村干部和陜理工實踐團的工作,形成了余橋村智志雙扶的亮點工程,樹起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太感謝你們了,大家都說漢大的‘老師們’教的好,娃們的爸媽都不在家,我們作為爺爺奶奶又不會教孩子,多虧了你們這個活動,讓我們娃娃學會了不少東西”,來接孩子的村民們和駐村干部們說到。
實踐活動收獲意外好評,建立基地形成長效機制
2017年,余橋村通過上級多次考核和評估,順利實現貧困村脫貧出列。但讓第一書記何立昕沒想到的是,每次檢查工作,無論抽到貧困戶還是非貧困戶,群眾滿意率都是100%。讓群眾滿意的不僅是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各項工作,陜西理工大學的社會實踐活動更是讓群眾贊不絕口。“每次老師教,我都在旁邊看,小孫女學會了好多知識,我作為家長也學會了好多帶小孩的方法。”李桂蓮說道,“不管誰到我家來問起這些事,我都會說好!非常好!”但她也流露出一絲擔憂:“這個活動后面還會有嗎?”
面對群眾的良好反響和擔憂,何立昕決定,既是對群眾有益的事,就要把它堅持下去,要形成長效機制,長期開展。2018年,他積極爭取到陜西理工大學社會實踐基地落地余橋村,并邀請會實踐團隊再次來到。活動期間,陜西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陳莉和漢臺區委常委張惠元共同為基地揭牌。
實踐基地的落成給村里群眾吃上了一顆“定心丸”,孩子們拉著志愿者的手“哥哥姐姐,明年我還在這等你們來!” 實踐活動持續深入,校地合作不斷深化
2019年是陜西理工大學社會實踐基地掛牌落成后實踐團開展的第一次活動,得到了學校的高度重視和區、鎮政府的大力支持。陜西理工大學派來了兩支校級重點團隊,分赴徐望鎮余橋村、汪洋村開展活動;徐望鎮政府協調解決好了實踐團隊成員的吃住問題。實踐活動還獲得了區教體局、團區委等部門的鼓勵和關懷。
活動內容更是豐富多彩,在智志雙扶方面,增加了留守兒童愛國主義教育、農業園荷園采風等活動,通過升國旗、觀看愛國影視片等形式教育孩子們要愛祖國、愛家鄉、愛人民;通過《致家長的一封信》活動,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教育農村留守兒童要理解父母、感恩家人;同時,實踐團每位志愿者與村里的留守兒童結對子、互聯系,形成長期幫扶機制。除此之外,陜西理工大學還派出了多位專家學者,為徐望鎮的鎮村干部開展了鄉村振興戰略專題、黨課講授、網絡安全及辦公自動化等內容的培訓,全面提升了徐望鎮鎮村干部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正如漢臺區委常委、副區長徐紅菊在2019年余橋村陜西理工大學社會實踐活動啟動儀式上所說,在脫貧攻堅這項民生工程中,要“通過融入高校優質資源,合力突破、同頻共振,進一步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
陜西理工大學的社會實踐活動開展三年來,活動的內容不斷完善,形式更加豐富,由最早單一的支教活動衍生為涵蓋教育關愛、社會調研、技術培訓等內容的綜合志愿服務體系,活動陣地由一個村拓展至余橋、汪洋兩個村,參與社會實踐的團隊志愿者人數由十幾人增加至三十余人,到今天已經形成了徐望鎮乃至全區極具特色的一大亮點工程。陜西理工大學和漢臺區、徐望鎮領導也達成共識,將充分發揮高校人才、技術、科研、智力等優勢,持續深化合作,共同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通訊員 齊果 王磐)
編輯: 康斌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