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寶勤
作為國家生態主體功能區、南水北調水源涵養區、全國最大天然富硒區、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核心區,近年來,安康市通過加快發展富硒產業,進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率,助推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70%以上貧困群眾依靠富硒產業脫貧
安康是國內富硒資源最大的兩個區域之一,硒主要存在于土壤,全域三分之二土壤含硒,54.2%的土壤含硒量達到中硒以上水平,且濃度適中、易于植物吸收,被國內外專家評定為“優質、環保、安全”的富硒地區。
“十二五”以來,安康把富硒產業作為加快追趕超越、實現綠色崛起、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的“首位產業”來抓,按照“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思路,突出以“硒”為媒、以“硒”興業、以“硒”富民,持續在科研支撐、基地建設、品牌打造、標準設立等方面聚焦聚力,全市富硒產業實現產值600多億元,其中富硒食品產業連續6年實現30%左右的高速增長,對規模以上工業貢獻率達到30.5%,居全市六大支柱產業之首,以富硒產業為主的安康生態友好型產業占GDP比重超過65%,富硒產業已成為安康發展的新引擎和增長極。據初步統計,目前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60%以上來自富硒特色種養收入,70%以上的貧困群眾依靠富硒產業脫貧。
22.9萬貧困戶脫貧摘帽任務艱巨
近年來,安康市依托富硒資源和生態優勢,以貧困群眾脫貧為目標,堅持品種優良化、生產標準化、經營規模化和營銷品牌化的工作思路,大力發展茶葉、生豬、魔芋、核桃和生態漁業五大主導產業和中藥材、蠶桑、食用菌特色優勢產業,富硒產業迅速崛起,逐步成為秦巴山區人民脫貧致富的重要來源之一。據統計,2018年全市共有94321戶267352貧困人口通過產業發展實現增收。
今年,安康9縣1區22.9萬貧困戶要全部脫貧摘帽,其中產業扶貧戶46928戶159307人,占脫貧人口總數的70%,產業扶貧任務艱巨。為此,安康將主要抓好產業發展、主體培育、強化利益聯結和做好技術培訓等四方面工作。圍繞“千村千園、十百千萬工程”,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支持、項目帶動等措施,實現全市992個貧困村每村至少建1個縣級以上現代農業園區或農民專業合作社、集體經濟組織,帶動每戶貧困戶至少發展1—2個特色主導產業,實現貧困戶穩定增收。重點抓好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目前全市已培育職業農民8169人。強化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每個產業脫貧戶至少掌握1—2門學得會、見實效的生產技能。發揮好產業發展指導員作用,實現貧困戶發展產業有人幫、技術指導有人教、產品銷售有人管。
整合力量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率
安康圍繞建設千億級富硒產業集群,統籌全市科技資源,強化科技引領,加快推進富硒資源詳查和富硒基礎研究、共性技術研究、關鍵技術攻關及產業體系創新,發揮中國富硒產業研究院等科研平臺支撐作用,強化科研創新平臺建設、人才隊伍建設、體制機制創新,提升科研實力、科研水平、科研活力。同時,在體制機制上加大創新,目前與安康學院實行實驗室共建共享,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北大學都實行共建共享科研模式,從項目實施上聯合協作,從人員互聘互用上人盡其才,從科研成果轉化上賞罰分明。
力爭2020年富硒產業產值逾千億元
為了進一步發展安康富硒產業,把富硒產業做大做強,真正發揮安康的資源優勢、生產優勢和環境優勢,安康將圍繞打造生態友好型首位產業和千億級產業鏈這個目標,大力實施“硒+X”發展戰略,促進富硒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著力把安康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富硒食品生產基地、全國富硒產業發展科研高地,打造成為全國知名的康養福地。
為了確保目標實現,安康市富硒辦將從抓規劃、抓龍頭、抓融合、抓創新、抓品牌、抓機制六個方面下功夫,力爭2020年實現富硒產業產值達到千億元以上目標。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