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省老體協保齡球隊
10月31日,在位于西安市丈八東路的陜西省老體協保齡球館里,隊員們兩人一道,依次排開,大家表情嚴肅,目光堅定。突然,球起瓶倒,球道上,“咚、咚、咚”的擲球聲和“嘩啦啦”的倒瓶聲此起彼伏。
快樂打球投資健康
“打得漂亮!”又是一記“全中”球,隊員們相互擊掌,以示鼓勵。
每周一、三、五,是陜西省老體協保齡球隊雷打不動的訓練日。這樣的訓練,隊員們已經堅持了15年。
據陜西省老體協保齡球隊隊長邢忠強介紹,該球隊成立于2003年,前身是陜西省老年保齡球分會,2012年正式劃歸陜西省老體協名下。目前,球隊中年齡最大的82歲,最小的52歲。從第一次參加全國大型比賽起,大伙兒就暗下決心,既然是一個團隊就要有集體榮譽感,參加大賽絕不能“剃光頭”!
雖然隊員們曾經從事過不同的工種,來自不同的崗位,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舍得為健康投資。
趙蘊珍今年72歲,是一名退休軍人。在隊友們看來,趙蘊珍最大的特點就是做事認真、嚴謹,組織紀律性強。而她身上的這些特質也同樣影響著身邊的隊友們。“打保齡球有助于提高修養、強身健體,是一項非常適合老年人的體育項目,很可惜受訓練場館限制,這項運動未能得到很好的普及。”趙蘊珍說。
鄭盟海年近八旬,堅持打保齡球近20年了,算得上是球隊里的元老。一年四季,不管刮風下雨,他總是乘坐公交車到球館,參加訓練或比賽,很少缺席。因此,他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競技水平,曾在全國比賽中摘金奪銀。大家都稱呼他“明星運動員”。他說:“只要身體允許,我要一直打下去,打出一個好身體,打出一份好心情。”
多年來,每周有周賽,每月有月賽,經常利用節假日組織形式多樣的比賽。通過各種活動活躍球隊氣氛,增強凝聚力,這已經成為球隊里一項不成文的規定。
今年十一,隊友們再次齊聚一堂,開展比賽切磋技藝的同時,慶祝祖國母親的生日。隊長邢忠強任指揮,大家同唱《東方紅》,回味經典,珍惜當下。
不言放棄載譽歸來
雖然是亞運會、世錦賽項目,但中國保齡球就像“娘不親,爹不愛”的運動。曾經,保齡球運動在中國很“受寵”,人們可以在幾乎每個喧囂的城市找到油光閃亮的保齡球道,但這項運動熱鬧來得快,消退得也快。邢忠強介紹說:“保齡球運動發展鼎盛時期,僅西安就有七八個保齡球訓練場館,我們的隊員有80多人,但后來受場館等因素制約,隊員一次次縮減,目前只剩下20余人。”
缺少訓練場館,隊員們就錯開時間,倒班訓練;沒有活動經費,隊員們自己花錢購置保齡球、衣服和鞋等裝備……雖然困難重重,但誰也不言放棄,因為大家在一起打球就是圖個快樂,圖個結交朋友、陶冶情操。
出于對保齡球的熱愛,出于一份責任,球隊艱難走過了15年。15年來,球隊的專業化水平不斷提升,影響力、知名度不斷擴大,近十年來參加全國壯老年保齡球聯誼賽,累計獲獎總數89項,其中獲得金牌8枚、銀牌8枚、銅牌10枚。
今年5月,由中國保齡球協會支持、全國壯老年保齡球聯誼會主辦的第十六屆全國壯老年保齡球聯誼賽在蘇州市舉行,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行業體協的87支代表隊,348名運動員參加本屆比賽。在各項比賽中,陜西代表隊共獲得2金、1銀、2銅等10個獎項。78歲的賀洪義以5局1061分的絕對優勢奪得單人賽第一名。9月,由陜西、山西、河南、北京、內蒙古五省市區保齡球協會聯合舉辦的第四屆壯老年保齡球聯誼賽在北京市舉行。陜西省老體協保齡球隊共派出18名運動員組成4支代表隊,參加了全部比賽項目。經過三天激烈競爭,共獲得2銀1銅等9個獎項。
以球會友能者為師
陜西省老體協保齡球隊有別于其他專業化團隊,這支隊伍里沒有教練,也沒有專業的技術指導,要問這么多年來,成績的取得靠什么?隊員們會說,以球會友,能者為師。
宋義增,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體育系的退休教授,在隊里,數他最專業,也就是他曾打出300分大滿貫的好成績,被大家推崇為隊里的
王峰,退休于中國科學院陜西分院,長期從事科研相關工作,練就了他的一股子鉆勁,就算打球也是如此,打球的同時,他更專注于研究哪個姿勢、哪個角度出球的命中率更高。
臧洪升,今年63歲,隊里唯一運用弧線法打球的隊員。據臧洪升介紹,保齡球分直線打法、弧線打法和飛碟打法三種。初級入門者大多是直線打法,飛碟打法源自中國,屬于群眾性打法,運動推廣成本相對較低、易于參與,而在2005年之后,大型國際賽事上比賽所用的球道和油型都不適合于飛碟打法,飛碟球手難以取得成績。飛碟球手要改打弧線球,需要兩三年的時間才能完成轉型。
參加全國老年保齡球聯誼賽是球隊每年的重要活動。盡管報名費、交通費、食宿費都是個人自理,而且費用較高,但多數隊員還是不愿失去與兄弟省市老年朋友切磋交流的機會,積極報名參加。目前,省老體協保齡球隊與全國許多保齡球隊都結成了友好隊,隊員之間也互相認識,很多已成為要好的朋友。
在省老體協保齡球館,“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我長壽”一行大字尤為醒目。邢忠強說:“這幾個字很好地表達了我們的心聲。這么多年了,保齡球已經成為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