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領導包聯貧困縣工作紀實
□齊小英
“脫貧攻堅是首要政治任務、第一民生工程和最大發展機遇。”“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須舉全黨全國之力。”這已經成為全省上下的思想共識。
面對我省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致貧因素復雜的現實情況,省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始終把持續助推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抓住不放,充分體現人民政協為人民的一貫原則,精準扶貧、精準施策,不斷提升脫貧攻堅成效。
省政協領導去年包聯貧困縣以來,各地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今年以來,他們分別帶領省政協、省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再次深入包聯貧困縣,走進田間地頭察看扶貧基地產業發展情況,來到貧困群眾家中了解生產生活現狀,與基層干部和群眾座談交流,分析研究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的困難和問題,共同探討脫貧摘帽的途徑和辦法,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凝聚最廣泛智慧和力量。
特色產業促發展增收才是硬道理
產業扶貧是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擺脫貧窮的基本路徑,是最根本和最長久的扶貧。我省各地充分挖掘資源優勢,做活做大特色產業,為群眾穩定增收提供了平臺。
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退出標準等一項項數據,展示的是千陽縣去年以來精準施策、精準退出的顯著成績。省政協主席韓勇再次來到千陽縣了解情況時提出蘋果產業仍需做大做強、村級集體經濟還要不斷壯大、基礎設施仍需完善等問題。目前,千陽縣已建成全國最大的矮砧蘋果格架集約化生產示范基地6萬畝、苗木繁育基地2萬畝,苗木繁育、栽培、管理三大技術達到了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水平。韓勇建議,要全力打造矮砧蘋果強縣和苗木大縣,省上有關部門要全力支持,著力形成全國矮砧蘋果苗木組培、交易示范基地,進一步做大做強千陽矮砧蘋果產業。
針對麟游縣的實際,省政協副主席祝列克提出,麟游縣要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凸顯產業特色優勢,增加特色產業總量規模,培育發展更多帶動輻射能力強的新興產業、現代農業企業和龍頭企業;做精做深農產品加工產業,延長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提升市場競爭力;增強村級集體經濟實力,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與貧困群眾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發揮信息共享、勞力互幫、技術互學、銷售互帶作用,增強帶貧減貧效果。
省政協副主席劉寬忍先后到寧強縣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千山茶園、二道河食用菌產業園等地,了解扶貧產業培育、特色脫貧模式等情況,建議破解部分產業扶貧項目短平快與長遠發展無法兼顧、基礎較為薄弱、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不強等難題,進一步提升產業的組織化、規模化、市場化和經濟效益。要通過羌文化產業、非遺保護傳承、特色小鎮建設等,打造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特色品牌,實現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創新制度助脫貧合力幫扶早致富
創新是動力,也是方法。我省各地把創新脫貧攻堅工作機制作為脫貧攻堅的有效途徑,積極推行運行、監督、投入、激勵、示范帶動等創新機制,既從政策、資金、人員上提供保障,又在措施、作風、紀律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快速推進脫貧攻堅各項措施落地落實。
針對西鄉縣提出的國企助力、通村道路、光伏項目、土地增減、蘇陜合作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省政協副主席陳強聯系省發改委、省交通運輸廳、省扶貧辦、省公路局、省電力設計院等單位,完善社會幫扶機制,加強與上級定點幫扶單位對接溝通,力促問題解決和落實;與省扶貧辦多次對接,積極為幫扶的楊河鎮西玉村爭取扶貧資金;與結對幫扶的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達成支持西鄉職中軟硬件建設、開展電子商務培訓和貧困人口技能培訓、貧困家庭學生智志雙扶工程等具體幫扶意向。
在隴縣調研期間,省政協副主席李曉東帶領調研組對省級深度貧困村東風鎮田家嶺村進行暗訪。他提出,應出臺完善農村人口進出機制的相關政策。由于當前農村普遍存在想跳出農門的群眾不太愿意無償讓出土地、城市中又有大量人員和資金想要投入農村建設的問題,因此,建議擇機在局部地區試行贖買政策,鼓勵在城鎮有住房、有固定工作或有能力定居的農民成為城鎮居民,對其土地、宅基地等權益進行贖買,推動農村產權制度的改革。
省政協副主席李冬玉在寧陜縣重點了解脫貧攻堅政策落實情況和建立工作長效機制等情況。她提出,要加大對扶貧產業園和職業農民的扶持力度。針對脫貧產業處于起步階段,龍頭企業不大不強,農產品加工、銷售環節薄弱等問題,要繼續加大對扶貧產業園和龍頭企業的信貸資金支持,對職業農民在金融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實行以獎代補,發揮職業農民的示范引領作用,促進產業提質增效、做大做強。
去年以來,太白縣著力構建大扶貧格局,在資源統籌、力量整合、措施融合上做文章,有效解決了幫扶力量分散、重復投入與幫扶盲點并存等問題。省政協副主席王衛華在太白縣調研后指出,對全省而言,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致貧因素復雜,更需全面凝聚各方力量,形成舉全省之力抓脫貧攻堅的大扶貧格局。貧困地區更要勁頭不松、力度不減,加快進度,補齊短板,廣泛凝聚各方力量,保障脫貧摘帽和退出任務如期完成。
硬件達標民心安美麗鄉村建起來
水、電、路、通信、村衛生室等基礎設施是脫貧攻堅的基礎性工程,省政協副主席張道宏非常關注這一問題。他在長武縣調研時提出,要抓硬件建設,確保全面達標。要嚴格對照“戶脫貧、村退出、縣摘帽”的“577”標準,夯實工作責任,認真查漏補缺,搶工期、趕進度,全力以赴補齊工作短板,搶抓“兩房”建設施工黃金期,緊盯竣工率、配套率、入住率。同時,認真研究制定搬遷戶后續發展措施,實現搬遷與脫貧同步。
省政協副主席楊冠軍先后兩次赴澄城縣考察移民搬遷安置小區項目、安置房項目。他提出,要充分利用澄城縣作為全省易地扶貧搬遷舊宅基地增減掛鉤交易指標試點縣的有利時機,逐步穩妥地啟動舊宅基地騰退和整村搬遷工作;要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切實抓好搬遷對象的實際入住率;要圍繞穩定脫貧抓幫扶,全面完成所有搬遷對象人崗精準對接,圍繞搬遷對象穩定就業深入開展就業幫扶工作,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住得安。
省政協副主席王二虎在白河縣調研中感到,白河縣干部群眾改變貧困落后面貌的愿望強烈、信心十足,措施有力、成效顯著。他提出,要加大對貧困地區基礎設施資金投入力度,建立全省深度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專項建設制度,統籌整合專項扶貧資金、各類涉農資金、東西部扶貧協作和社會幫扶資金,定向用于深度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要建立深度貧困地區定向轉移支付制度,加快完善貧困地區水、電、路、通信等基礎設施,切實發揮資金的最大效益。
從點上到線上,從線上到面上,緊緊扭住治本重點不松懈,省政協全方位助力我省脫貧攻堅和追趕超越發展貢獻著政協力量。“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確保陜西人民一個不落地同步夠格進入全面小康”。這不僅是奮斗目標,更是他們實干的決心。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