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市盲啞學校 徐歡
【教學內容】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2第一單元第一課《荷塘月色》第四自然段。
【教材分析】
本篇文章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2第一單元,本篇目位于第一單元第一課。本課選自課文第四自然段,本自然段描寫景物的特點在于將描寫荷塘和描寫月色巧妙地結合起來,體現出荷塘是月色下的荷塘,突出了優雅、朦朧、幽靜之美,使難狀之景如在眼前。
【學情分析】
學生在初中已經接觸過景物描寫類的文章,但是由于視力缺陷,對于景物描寫類文章的理解還存在一定的難度。本節微課將學生分為A、B、C三類,A類是低視力學生;B類是有一定鑒賞基礎的學生;C類是感知能力較弱,但可以通常摸讀課文的學生。通過分類,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個別化教學。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A、B類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第四自然段;掌握修辭的運用及對意象的分析。
C類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第四自然段,能夠總結出本自然段出現的意象。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賞析掌握語言表達技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味語言的意境美
【教學方法】
朗讀法:通過朗讀使所有學生理解本自然段的大意;體味語言美;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幫助學生體味意境美。
合作探究法:常規小組合作探討,低視力學生幫助全盲學生進行理解。
教具輔助法:需要借助荷葉等教具來幫助學生理解“亭亭的舞女的裙”等關于荷葉的描寫;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從視覺(低視力)和聽覺方面(全盲)彌補視力缺陷,喚醒鑒賞興趣。
【教學重點】掌握修辭的運用
【教學難點】體味語言的意境美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以關于荷花的詩詞導入(輕音樂)
教師:同學們,關于荷花,你們都知道哪些古詩名句呢?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補充:“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是楊萬里筆下荷花艷麗的樣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是楊萬里筆下荷花萌芽狀態柔美的樣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是周敦頤筆下荷花的高潔品質。
同一景物在不同人的眼中有不同的特色,這正印證了王國維先生那句“一切景語皆情語”。今天我們跟著朱自清先生的腳步去看看他筆下的荷又是什么樣的。
板書課題:1.荷塘月色
教師:請同學們默讀課題,并齊讀。
二、復習鞏固
教師:上節課我們對課文進行了正音摸讀,并對課文的寫作脈絡進行了梳理。哪位同學來說一下?
學生甲預設說:你說作者根據出家門、觀荷塘、回家門的路線寫的。
學生乙預設說:開頭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觀賞荷塘獲得寧靜。
教師:同學們說的都非常好,說明都花時間去復習鞏固了。老師總結一下(展示PPT):1自然段:在家中感到頗不寧靜;2-3自然段:途經小徑尋求寧靜:4-6自然段:觀賞荷塘獲得寧靜;7-8自然段:回到家中不寧靜。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導入,使學生能夠回憶起作者在寫作時心情的變化,幫助學生理解作者在觀荷塘時的短暫寧靜。
三、賞析第四段
教師:作者在家中頗不寧靜,去觀賞荷塘獲得了片刻寧靜,是怎樣的荷塘讓朱自清能夠獲得內心的寧靜?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第四段對荷塘的描寫。(過渡)
1.教師范讀,學生思考:這一段描寫了荷塘的哪些景物(教師引導C類學生完成)
明確:荷葉 荷花 荷香 荷波 流水(PPT展示,低視生進行觀察,全盲學生對荷葉教具進行觸摸)
設計意圖:學生基本能夠概括出本自然段中的意向,需要通過教具輔助來彌補視力缺陷,也為后面低視力學生幫助全盲學生學習奠定基礎。
2.學生再讀課文,分享喜歡的景物或者句子(指名C類學生讀,并指導)
3.荷葉:
(1)齊讀一、二句
(2)解釋彌望(滿眼都是)、田田(田田是一個同義詞,不是吃起來甜甜的,是田地的田,在這里形容荷葉相連的樣子,這個詞借鑒于古樂府“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表明葉子非常“多”
(3)荷葉教具展示
·低視生在自身實踐經驗和剛才多媒體觀察的基礎上講一講荷葉的樣子。(A類學生幫助B、C類學生進行理解)
·教具再次展示。教師語言引導:同學們摸到了桿,桿上面有一個圓的葉子。
(4)第二句修辭是什么?作者是怎樣描述荷葉的呢?(分小組討論,總結)
·比喻。將荷葉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
·亭亭:亭亭玉立、亭亭凈植,非常端莊。形容體態修長的美女或挺拔秀麗的花木。
·舞女的裙是什么樣的?(C類學生挑戰性題目)
預設:女生說:“隨著音樂的舞動,裙擺會飄起來,像剛才摸的荷葉一樣。”
小結:以動寫靜的手法賦予荷葉隨風飄動的姿態。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交流和問題誘導,循序漸進幫助學生理解荷葉的外觀及特征。
4.荷花
教師:觀賞完荷葉了,下面一起欣賞荷花的樣子(過渡)
(1)生讀
(2)這一句中作者寫了荷花什么特征?(荷花教具展示,學生通過發動觸覺和嗅覺感知,對荷花教具進行初步感知,接著進行自主探究)
·零星的:說明花不多
·裊娜和羞澀這兩個詞在修辭上使用了什么手法?——擬人
·兩個詞是什么意思(C類學生根據文章注釋,教師引導進行回答)
裊娜:柔美的樣子
羞澀:多用于女孩子
教師:同學們,羞澀是什么樣子?預設:臉紅紅的,低著頭,不敢見人。荷花的羞澀,是在說什么(預設:含苞待放)。寫出嬌美的姿態和羞澀的神情。
接下來作者還怎么描寫荷花?(過渡)
(3)三個比喻句分析
·生讀
·分別將荷花比作什么?明珠、星星、剛出浴的美人,逐個進行賞析。
賞析一:明珠:珍珠。
低視生:見過珍珠,摸起來很光滑,有光澤。用明珠來形容荷葉的光澤。
賞析二:星星有什么特征?低視生:星星很亮,一閃一閃的。
教師:明珠有光澤、星星也有光亮,作者這樣描寫會不會顯得重復?
明確:不會。我們剛說了星星是閃閃發光的,正如荷花在月光的照耀下忽明忽暗、若隱若現的狀態,用星星來比喻又突出了荷葉與明珠不一樣的地方。
賞析三:剛出浴的美人: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剛出浴的美人是什么樣子的?學生:害羞、有線條美。
明確:照應了前面裊娜和羞澀,姿態柔美、神韻嬌羞。
表達什么樣的情感: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品質。
·學生讀比喻句(兩次,讀出溫婉柔美的感覺)
·教師指導讀 學生再讀
教師引導:以上兩個景物都是通過視覺觀察到的事物,總結為:觀荷
5.荷香
(1)學生讀“微風過處”一句。這個句子聽起來就很美,美在哪里?
學生甲預設說:聞到的荷葉的香味。
學生乙預設說:氛圍感特別強。
(2)道具展示,學生聞荷香。一是聞教具荷葉和荷花,二是聞干荷葉制作的茶(干荷葉茶的荷葉香味更濃烈,更方便學生進行感知)。
學生談感受:有青草的香味,沁人心脾
教師總結:炎熱夏天的夜晚,一陣風飄過,送來縷縷清新的荷香,全身上下都會感覺到涼爽、舒服,沁人心脾。
(4)將縷縷清香比作什么?——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
學生甲預設說:清香是聞到的,歌聲是聽到的;學生乙預設說:清香是嗅覺感官,歌聲是聽覺感官。
教師:我們將一種感官感覺轉化為另外一種感官感覺,在修辭上叫作通感。
拓展:同學們在生活中有沒有將一種感覺轉化為另一種感覺的經歷?
學生甲預設說:關于顏色。顏色我們是沒有概念的,但感覺是有溫度的。通常用冷色調、暖色調來形容。
學生乙預設說:你笑起來真甜。
教師:通感讓顏色似乎會有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
(5)縷縷清香和遠處高樓上的歌聲有什么共同特點?(學生合作探究)
明確:一方面,時斷時續、似有似無,微風吹拂就能聞到,體現出荷葉的清香淡雅;另一方面,歌聲的縹緲正道出了荷香余音裊裊、回味不絕、香遠益清的感覺。多么優雅與寧靜的夜色啊!
教師引導:荷香是通過嗅覺體味到的事物,總結為:聞荷
6.荷波
(1)生讀低視生觀察PPT動態視頻,全盲學生認真聽視頻中有荷葉波動時相撞的聲音。引導學生通過聲音的傳動來理解“荷波”的景象。
(2)運用了什么修辭?
明確:比喻的修辭。將荷花與葉子在微風吹拂下顫動的速度比作是閃電,一瞬間就傳到荷塘的那邊去了。聽到有同學說跟風吹麥浪很像。體會得很細心。
7.流水小組合作鑒賞(A類學生與B、C類學生進行感官互補)
提示學生賞析要素:修辭、意境。(PPT展示情境,并伴隨微微流水的聲音)
脈脈:含情脈脈,不是默默付出。修辭上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
在這里作者能看見水嗎?——看不見。那為什么還形容流水脈脈?
作者的主觀意識,在這樣一個寧靜的夜晚,一切都是那么地柔美,自然而然賦予流水含情脈脈的樣子。看不見流水的時候更顯示出葉子美的姿態了。
教師引導:荷波和流水主要是通過聽覺進行的描寫,總結為:聽荷。
四、表現手法探析
1.比喻、擬人、通感的修辭手法。
2.在用詞上還有什么特征:善用疊詞。
曲曲折折(荷塘狹而廣曲徑通幽)
田田(數量多)
層層(層次感錯落有致)
縷縷(陣陣飄香)
——增強語言的柔美感,深化物態的形象感,富有音樂美。
設計意圖:此環節為提升性環節,通過表現手法的探析,有效幫助所有學生理解課文寫作方法。
五、總結
這樣的月色,通過觀荷、聞荷、聽荷,作者的心靈已經深深陶醉在這樣一個寧靜淡雅、沁人心脾、清新柔美的夜色中,自然而然地就獲得了些許寧靜。
教師: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面請同學們用同樣的鑒賞方法去預習賞析第五段。
六、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和文章所體現出的意境美;幫助低視力學生系統構架第四自然段的結構圖,更好地理解、鑒賞課文內容。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