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三鮮面不止有三鮮,如果叫五鮮六鮮倒顯得沒文化了。究竟幾鮮,還是讓食客們自己品味吧
□ 周曉峰
你若想知道“三鮮面”的名字來歷,必先了解“尾子湯”。“尾子湯”顧名思義,就是一鍋燒好的湯菜舀剩下的部分。
做“尾子湯”很簡單,只需三個步驟。從大鍋中舀兩瓢熱湯,放在做“尾子湯”的小鐵鍋,給鍋里扔一把菜葉,加上作料,在旺火中聽到刺溜聲,總計也就十幾秒鐘,一碗美味鮮湯就做成了。飯店大鍋中由鮮豬骨熬制的濃濃的湯稱高湯,這一碗綠菜葉子上漂了一層骨髓油的“尾子湯”喝起來可不是一般地鮮。
可以說“尾子湯”是那個年代為普通工薪族特備的。在這里就餐不僅享受到便利和實惠,還得到了應有的尊重。食客像是在自家廚房,可以大聲吆喝:來一碗湯!鐺!鐺!鐺!湯——來——了——!從這一呼一應的互動中你能感受到店家的爽快,喝得自然舒坦了。
“小頑意飯店”的“尾子湯”是免費的,也不全是舀剩下的。只要食客需要,廚師立馬現燒。
而“小頑意飯店”的三鮮湯是要付費的,那是坐在樓上的食客常點的。湯里除了菠菜肉絲,還有皮肚豬肝等等,其實是不止三鮮的。
三鮮面是由三鮮湯演化而來的。那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老李屬于最早從企業跳出來單干的那批人,他在十字街口開了一家小吃店,沒有店名,只掛了一塊小黑板,標明肉絲面、餛飩、小籠包,還有一個新品種“特面”。何為“特面”?就是用肉絲、豬肝、皮肚、榨菜、小青菜加高湯做的一碗面。老李把鍋灶和案板擺在門外,占了半個人行道,他一邊切菜一邊招呼熟客,這時我想到了三鮮湯,我向老李鄭重建議:何不就叫三鮮面?老李覺得有道理,立馬照辦。從此三鮮面誕生了。
三鮮面是一碗一碗下的,如果一鍋下兩碗就不是那個味了。還有把控時間、火候是關鍵,后來的三鮮面又加入了煎雞蛋、西紅柿和黑木耳等等,就色香味俱全了。
其實三鮮面不止有三鮮,如果叫五鮮六鮮倒顯得沒文化了。究竟幾鮮,還是讓食客們自己品味吧。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