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榆林體育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榆林體育戰線勠力同心、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緊緊圍繞陜西體育“1155”發展戰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體育工作,取得了來之不易的顯著成績,展現了體育精神、體育力量、體育擔當。
提高站位、扭住大事全國十四運會籌辦工作扎實推進
去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時指出,第十四屆全運會將在陜西舉辦,要做好籌辦工作,辦一屆精彩圓滿的體育盛會。按照組委會安排,榆林將承辦拳擊和男排 2項比賽。對標“精彩圓滿”辦賽目標,榆林市堅持系統謀劃、精細管理、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各項籌辦工作扎實推進。
一是場館建設基本就緒。承接比賽的榆林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館于去年7月份順利竣工,11月份通過2020年全國女子拳擊冠軍賽完成了場館測試,目前正在進行周邊環境整治。二是競賽組織有序推進。成功組建項目競委會,科學制定競賽組織工作方案,明確工作職責,合理設置崗位,選優配強工作人員,各項工作有力有序。三是服務保障及時跟進。制定了安保方案,確定了接待酒店和供餐單位,招募志愿者1150名,組織開展“我要上全運、迎省運”群體賽事活動19次,醫療、交通、電力、食藥安全等工作均在按相關要求扎實推進。四是備戰訓練保障有力。對榆林籍參賽運動員進行跟蹤服務,精心落實后勤保障,讓備戰隊伍心無旁騖、全力備戰。目前榆林市有望沖擊前三名的運動員共36名,其中有望沖擊金牌的運動員12名。
著眼全局、匯聚合力省十七運會籌備工作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
一是頂層設計完成改革。聘請全國知名的大型綜合性運動會運作管理專家為首席專家,優化調整籌備方案、明確事權責任,組建19個工作部室,集中駐會辦公,舉市一致辦省運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二是場館建設強力推進。新建和改造提升體育場館35個,各類場館建設項目總投資超70億元。三是備戰訓練高效推進。省運會28個大項758個小項全部完成隊伍組建。目前榆林市備戰省運會的青少年超過4600人,備戰力量超過省會西安,居全省第一。四是新聞宣傳漸次升溫。會徽、吉祥物成功發布,官網、融媒體平臺同步開通,“我要上全運、迎省運”系列賽事接連舉辦,參與群眾過百萬,形成省運強大“氣場”。
打造精品、培育特色群眾體育賽事再掀高潮
一是不斷豐富賽事活動。全年共舉辦群體賽事132場,2020全國健身瑜伽公開賽、陜西省群眾足球三級聯賽、全市第五屆全民健身運動會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賽事好評如潮,極大提升了榆林城市影響力和美譽度。二是持續打造精品賽事。繼續支持各縣市區結合縣域特色,打造精品賽事,7個縣市區成功舉辦2020“一縣一品·精品賽事”,有效滿足老百姓健身需求。三是大力開展健身指導。全年完成國民體質監測1.4萬人,舉辦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26期2200人次,為廣大群眾提供了科學精準的健身指導服務。
精心組織、科學訓練競技體育成績喜人
一是備戰訓練科學開展。引進包括8名國家級教練員在內的57名高水平教練員,將其安排在47所中小學和俱樂部等體教融合基地開展訓練,通過他們豐富的執教經驗和先進的訓練管理理念,培育本土教練員,打造出一支敢拼會贏的人才隊伍。二是各項賽事再創佳績。先后組織1600余名運動員參加了去年的省錦標賽和冠軍賽,獲得181.5金、193銀、191銅,6個隊組獲得團體第一名,金牌榜位列全省第二,僅次于省會西安。三是體教融合不斷深化。加強“奧體班”建設,研究出臺《普通中學設立奧體班工作方案》,確保青少年掌握1-2項運動技能,為體育項目在校園普及打造了新“模板”“,體教融合”走在全國前列。
刷新視聽、守正出新體育文化傳播有力
一是突出以體化人。堅持以“陽光榆林·陽光體育”為主線,大力傳播體育精神,攝影大賽、體育書畫展相繼舉辦,省十七運會籌備工作紀實、宣傳片震撼播出,運動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二是強化能量輸出。《和雅體育》校本教材成功出版,靖邊“女超人”馬英再次征服世界之巔,成為我省從珠峰南坡、北坡登頂世界最高峰第一人,為榆林乃至陜西體育事業都畫上了濃重的一筆。三是拓寬宣傳渠道。官方宣傳平臺全年發布信息3804條,人民網、新華網、西部網、《榆林日報》等100多家中、省、市新聞媒體800多次報道榆林體育工作,極大提升了城市影響力和知名度。
點面結合、狠抓落實體育健身設施供給不斷擴大
一是興建體育公園。順利完成榆林景觀大道和沙河公園體育示范帶建設項目,可滿足周邊10余萬名群眾健身、休閑和娛樂需求。二是狠抓項目落地。圓滿完成全國社會足球場地39塊專項建設任務,全年共新建社會足球場地57塊,極大提高了榆林市社會足球場地供給水平。三是推動體育惠民。結合脫貧攻堅,大力實施體育惠民工程,全年實施村級健身器材配送工程95個,其中貧困村65個,有效滿足農村居民特別是困難群眾健身需求。
2020年為“十三五”圓滿收官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回顧過去五年,榆林體育人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緊緊抓住籌辦全國十四運會和省十七運會歷史機遇,開拓創新、奮發有為,多項工作獲得“國字號”獎勵,實現了歷史性的進步和跨越。
這五年,體育改革成效顯著。省運會改革頂層設計全面完成,市賽縣辦試點推進,市運會和中運會有效合并,賽事體系不斷優化。“奧體班”建設全面鋪開,“體校精品+體教融合+體社融合”的競技體育人才梯隊有效構建。群眾體育蓬勃發展。堅持以精品和特色賽事為引領,每年組織各類群體活動220場以上,榆林國際馬拉松賽被中國田協認定為國家銀牌賽事,全市體育健身活動站點達到484個,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發展到10829人,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占常住人口比例達37%。競技體育實現突破。榆林代表團在2018年省十六運會奪金291.5枚,位列全省第二,實現對寶雞追趕超越的既定目標,取得歷史性突破。惠子程先后在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和2019年世界軍運會射擊比賽中為國爭光,勇奪冠軍、打平世界紀錄,榮立國家一等功。榆林體校連續四個奧運周期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國家級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2019年被國家人社部、教育部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是陜西近年來唯一獲此殊榮的體育運動學校。體育設施日趨完善。市體育中心、體校遷建、水上運動中心、東沙文體館等一大批高標準體育場館投入建設。縣級“一場一館”基本建成,累計完成村級農民體育配送工程2292個、鄉鎮體育健身工程139個、城市社區配送工程225個、全民健身工程24個、示范帶健身工程6個。城區普遍建成“15分鐘健身圈”,村級健身設施覆蓋率達到72%,縣級公共體育場覆蓋率達到83%,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9平方米。體育產業不斷擴大。體彩年均銷售額7億元以上,穩居全省第一方陣。鼓勵和引導各類主體投資體育產業,全市體育協會達到189家,體育賽事拉動消費1.74億元。體育產業各門類協同發展,經營場所達1200個,各類體育從業人員達到1.2萬人,體育產業規模達17億元。體育文化建設如日方升。省十七運會會徽、吉祥物成功發布。啟動實施體育文化創作精品工程,聯合陜西師范大學開展《榆林市國民體質健康指導白皮書》《榆林體育運動學校和雅體育(校本教材)》《榆林體育史》《陜西省第十七屆運動會志》等系列課題研究,同時打造榆林體育展覽館并面向社會征集展品和史料,形成榆林體育珍貴遺產。
“十四五”時期,榆林將重點推進體育強市建設、助力體育強國建設,推動各項體育事業發展邁出新步伐、見到新氣象。
一是全民健身服務能力顯著提高,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達到160萬以上,人數比例達到42%以上,榆林國際馬拉松賽升格為全國金牌、國際銅牌賽事,“運動處方”全面推廣,體醫融合不斷深化,全國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成功創建。二是體育設施供給明顯增加,城區“15分鐘健身圈”實現全覆蓋,行政村健身設施覆蓋率超過90%,城市體育公園體系有效構建,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3平方米以上。三是競技體育實力明顯增強“,體校精品+體教融合+體社融合”人才體系穩固構建,榆林體校躋身全國前20強,競技體育成績實現“保二爭一”。四是體育產業綜合效益大幅提升,體育消費品制造原材料成功嵌入榆林“煤頭化尾”產業鏈,體彩年銷售穩定在7億元以上,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40億元,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門類齊全的體育產業體系基本形成。五是體育文化繁榮發展,體育文化創作精品工程持續推進,地方特色體育文化獲得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合理融入體育教學。
任重道遠自須揚鞭奮蹄,時不我待更要只爭朝夕。展望未來,榆林體育人有信心有能力戰勝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給市委、市政府及全市380萬父老交出一份滿意的體育答卷!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