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講解衛星工作原理。(受訪單位供圖)
工作人員進行衛星控制系統測試。
衛星、遙感、北斗、航空航天……這些聽起來“高大上”的名詞,如今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遙遠。通過衛星接收電視廣播信號,通過衛星接收導航定位信息,通過衛星獲取地球資源信息等等,衛星,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小衛星,“大時代”。隨著衛星事業的發展,中國在衛星技術尤其是微小、微納衛星領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與進展,讓廣袤的太空中閃爍著越來越多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
近年來,商業航天也從“小眾市場”走入大眾視野,不少西安企業深耕商業航天賽道,成為“先行先試”的探索者,在閃耀的星空中脫穎而出。位于西安高新區的星眾空間(西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眾空間)就是其中之一。
立足核心技術與創新應用
硬科技實力成就航天夢想
2023年5月10日21時22分,長征七號遙七運載火箭托舉天舟六號貨運飛船成功發射,這是2023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任務的首次發射,也是中國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首次發射任務。由大連理工大學牽頭研制,星眾空間參研的“大連1號-連理衛星”搭乘天舟六號貨運飛船飛向太空,正式開啟叩問蒼穹之旅。
據了解,不同于傳統衛星,“大連1號-連理衛星”采用了多種新方案、新技術,使其具備了更優的特性。而這,只是星眾空間參研的眾多任務中的其中一項。
2020年5月8日,星眾空間自主研制的立方星部署器COSPOD-3D搭載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成功開展飛行試驗。這是世界首個基于金屬3D打印技術制造的立方部署器;
2021年12月17日,星眾空間研制的“靈巧號”衛星成功首飛;
2022年3月5日,星眾空間研發的COSPOD部署器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成功將銀河航天研制的“暄銘星愿”立方星送入預定軌道;
2022年7月27日,星眾空間自主研發的COSPOD-M雙12U衛星部署器隨“力箭一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本次發射所使用的部署器為世界首個雙12U部署器,也是現階段國內最大的立方星部署器;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7月,星眾空間研制的12U部署器COSPOD被最新的立方星國際標準收錄,成為唯一一家參與立方星標準制定的中國衛星公司。
這家因夢想而生的公司,多次發射任務取得的優異成績,讓其在行業內脫穎而出,閃耀星空。從地面實驗室到亞軌道、軌道環境,在飛行中驗證,在成功中創新,星眾空間立足高性能微納衛星核心技術與創新應用,一步步筑牢基礎,用硬科技實力成就航天夢想。
體積小 重量輕 成本低
“小衛星”也能完成“大任務”
走進星眾空間,一個個航天火箭模型和衛星等精密儀器模型映入眼簾,將參觀者帶入航天事業特有的科創奧秘世界。在展示大廳,記者看到,整個衛星的外觀看起來像一個小方盒子,太陽能電池板貼在盒子表面,盒子里面是一層層插接在一起的電路板和衛星組件。
星眾空間CEO薛國糧及其團隊是國內最早從事微納衛星研究的團隊,一直專注于立方星領域。立方星體積小、重量輕,是一種低成本的微納衛星,把它發射上天通常只需要搭大型衛星的火箭“順風車”,發射成本明顯降低。如今,曾經用作教育載體的立方星已全面承擔起了包括火星探測、月球探測任務在內的多元化使命,成為全球航天發展的一大趨勢。星座建設使其更易于編隊和星間傳輸,極大提高了系統的時間分辨率和空間分辨率。
“經過幾年在研發、市場上的沉淀積累,企業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將向打造‘國際一流微納衛星部組件提供商’的目標邁進。”薛國糧向記者分享了自己參與研制的衛星送上國際空間站和中國空間站的經歷,介紹了人造地球衛星的工作原理和立方星的應用。
“衛星平臺就像天上的精裝房,為載荷構建了在高真空、微重力、強輻射、極端溫度的太空中可靠的工作環境。”薛國糧介紹,太空環境全然不同于地面環境,只有實操獲得的數據才是最可靠最真實的。商業航天的加入降低了衛星技術的使用成本,星眾空間則為有需求的客戶提供從立方星部組件研制、平臺研制、發射到運營的各種定制化解決方案,打通系統內外信息壁壘,讓航天技術的發展惠及各行各業。
2019年成立至今,星眾空間從3個人的團隊發展為我國最大的立方星部組件提供商,上百套產品和微納衛星關鍵技術成功應用于衛星、無人飛行器等航空航天任務,也是產品標準進入立方星最新國際標準的唯一中國團隊。
面向星空 叩問蒼穹
西安智造“群星璀璨”
“你們也能造衛星?你們的衛星能做什么?”創業初期,這也是薛國糧被問到最多的問題。在過去,人們眼中的衛星一直是“高高在上”,離我們的生活很遠。
而隨著我國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和商業航天的不斷發展,不少民營企業也可以造衛星,構建屬于自己的太空星座。“你們能不能幫我做一個衛星?能不能和我們進行一些項目上的合作?”現在,取而代之的多是這樣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國家和各省市紛紛出臺政策,鼓勵支持和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商業航天發展。宇宙蒼穹,曾是大國力量角逐的場域,如今吸引了一批科研院所、民營企業等入場探索,開辟出一條更開放、更多元、更市場化的航天發展新賽道。
近年來,西安把發展航天產業作為實現科技自強、做強支柱產業的重要抓手,出臺系列政策、全面深化創新驅動、提升產業配套,推動航天產業邁上新臺階。除了星眾空間這顆在航天領域冉冉升起的新星外,西安還涌現了一大批深耕航空航天領域的硬科技企業,展現出強大的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成為推動商業航天創新的重要力量。
中航富士達曾服務于長三乙火箭、天鏈二號02星、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等多個航天器;西安灃舟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標靶式無人飛行器系統研發設計,在無人飛行器領域助力實現強國夢;空天動力陜西實驗室在西安高新區掛牌成立;銀河航天、中科宇動、藍箭航天、天兵科技、中科宇航等商業航天頭部企業接連簽約落地西安航天基地……越來越多的航空航天企業嶄露頭角,以絢麗的科技光芒點亮天空,為“科創西安”建設添磚加瓦。
今年上半年,中國航天發射次數創歷史同期新高。載人航天器、北斗衛星導航、探月工程……每一次邁向太空的“腳步”,背后都不乏西安航天智造的“身影”。
“航天事業包含著科學精神、科學方法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每次送衛星上天,總是讓人心潮澎湃,激動萬分。能投身中國航天事業,我們充滿了自豪感、榮譽感與使命感!”薛國糧真摯地說。他預言:“未來5到10年,我國民營商業航天企業群將誕生一批創新型的系統和顛覆性的應用,出現一批能夠參與國際商業航天市場競爭的優秀企業。我們也將充分利用自身資源,聯動高校、研究所及行業內其他企業一起打造代表中國航天創新力量的商業衛星系統,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貢獻商業航天的力量。”
(記者 程靜 實習生 趙含悅 采寫)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