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劉名洋 記者 唐冰)近日,陜西旬陽市被中國經濟林協會命名為“中國拐棗之鄉”,這是旬陽拐棗繼榮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最受消費者喜愛的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等4項國家級認定之后的又一殊榮。
高度重視謀發展。旬陽是拐棗的最佳適生區和天然分布中心區,2015年以來,旬陽堅持走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之路,在“2+3+X”產業發展模式中把拐棗產業作為龍頭予以重點培育,旬陽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大力發展拐棗產業的意見》和《關于拐棗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成立了以市委書記、市長任組長的拐棗產業領導小組,夯實責任,促進落實,在全市形成了共同重視、關注、發展拐棗的濃厚氛圍,把拐棗產業打造成了旬陽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樣板產業。
建強基地夯基礎。近年來,旬陽市委、市政府把拐棗作為富民強市的戰略產業、鄉村振興的農業首位產業進行重點培育,“建基地、強龍頭、大品牌、促研發”的“產研銷”一體的產業鏈發展模式已見成效。全市拐棗種植面積達40萬畝,建成萬畝鎮21個、千畝村30個,2022年拐棗產量10.5萬噸、占全國拐棗總產量的80%,產值2.5億元,促進7.3萬農戶穩定增收。
科研先行抓提升。拐棗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樹種之一。旬陽立足良好的資源稟賦,加大拐棗品種選育、產品開發和拐棗系統檢測分析等研發項目,制定了《拐棗標準綜合體》,編寫了《拐棗豐產栽培技術手冊》,制定發布了《拐棗鮮果團體標準》,對拐棗豐產栽培管理等技術環節進行了規范,填補了我國拐棗栽培技術標準的空白。引導、協調、鼓勵拐棗企業與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開展合作,聚焦拐棗新品種研發、資源轉化技術集成和推廣共同發力。成立了拐棗專家服務團,健全了“縣、鎮、村”三級科技服務網絡,全面實行規范產業管護。《旬陽拐棗豐產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項目獲2022年度陜西林業科技成果二等獎。僅2022年就完成拐棗新建園15000畝,提質增效25000畝。
企業培育強龍頭。目前旬陽拐棗搭乘電商快車銷往全國各地,鮮果遠銷韓國、日本等國家,旬陽市內建成太極緣、金茂生態、天正釀造等拐棗加工企業7家,生產拐棗飲料、拐棗酒、拐棗醋、拐棗汁、醒酒護肝系列等20多種產品,實現年銷售產值6000萬以上。多種產品借助抖音、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各種銷售平臺遠銷全國各地,線上線下同步發展的良好體系全面建立。陜西康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陜西瀘康酒業5000噸拐棗原漿酒項目建成后產值可超10億元以上。
“中國拐棗之鄉的命名是旬陽拐棗的又一金字招牌,必將為拐棗產業蓬勃發展帶來廣闊前景,我們將珍惜榮譽、乘勢而上,久久為功,打造中國拐棗第一品牌,實現百億產值目標。”旬陽市林業局負責人葛春艷如是說。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