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大學學生展示科技作品。
在西北大學舉辦的地球科學主題系列科普活動中,學生在觀察化石。
“2022年,陜西全省舉辦各類科普活動3.2萬余場,實用技術培訓類科普活動占比78.13%。現在,科學普及已成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力量。”在5月24日舉辦的2023年陜西省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上,省委科技工委副書記蘭壯麗介紹。
經過22年的發展,科技活動周已成為覆蓋范圍廣、公眾參與度高、社會影響力大的科普盛會。
5月20日至31日,以“熱愛科學 崇尚科學”為主題,陜西動員全社會力量舉辦了300余項群眾性科普活動。全省相關部門、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聯手為三秦父老呈獻了一場精彩紛呈的科普盛宴。
強科學普及之翼
2023年陜西省科技活動周啟動后,廣大社會公眾帶上“2023科普地圖行”手冊,沿著地圖的指引,開啟了一場探索科學奧秘、激發創新思維、感受科學精神的科普之旅。
今年科技活動周期間,省科技廳聯合省科協推出“足尖上”的科普——陜西科普地圖行專題打卡活動。該活動依托遍布全省的40余家全國科普教育基地、7家全國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和2家全國科學精神專題實踐教學基地而開展,是一次深挖科普資源、呈現科普陜西獨特魅力的嘗試。
陜西是我國重要的國防科技工業基地,科教資源富集,創新綜合實力雄厚。近年來,陜西不斷強化全社會科普責任,突出科普能力建設、優化科普資源供給、深挖科普資源潛力,在全社會營造了“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為創新驅動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截至目前,全省獲批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42個,建有科普場館(科學技術博物館)55所,擁有科普人員6.91萬人、注冊科普志愿者7.33萬人。86家院士專家工作站入駐科技型企業,賦能產業發展;7726名科技特派員深入6452個自然村,助力鄉村振興。
立足新時代,響應新需求。圍繞“強科普之翼”,全省各級部門協同聯動,不斷深挖科普資源。
這段時間,2023年陜西省科普講解大賽正在全省緊張舉行。這是陜西科普領域規格最高、主辦單位最多、參與人群范圍最廣、地區覆蓋面最大的賽事,已成為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愛好者傳播科學知識、參與科普活動,推動科技成果科普化、釋放科普資源潛力的舞臺。此次大賽分地市、中科院、自然資源、醫療衛生等11個賽道,各部門協同合作、多級聯動。
在科普講解大賽的基礎上,全省各部門也積極探索,推動優勢資源科普化。
5月25日,由陜西省自然科普講解大賽優秀選手組成的科普講解團,先后走進周至縣西周中學、終南鎮中心小學和終南鎮雙明小學,開展科普之聲進學校活動,為孩子們帶去了生動有趣的科學課堂。
近年來,陜西省自然資源廳以自然資源科普講解大賽為基礎,以自然資源“科普使者”為骨干,打造了一支常態化的科普講解團隊,充分利用世界地球日、全國科技周、全國科普日等時機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普活動,宣傳科學知識、講述科學方法、傳播科學精神。
播撒科學的種子
這段時間,大唐不夜城的“房玄齡”“杜如晦”已悄然化身“科普使者”。如果你遇見了他們,不妨參與互動,測一測自己的科學知識儲備。
今年5月,“盛唐密盒”科技活動周特別節目上線,別具一格的科普形式吸引了諸多觀眾參與互動。“既有趣,又能學到知識,感到高高在上的科學與我們越來越近了!”參加活動的西安市民陳飛表示。
科普只有讓廣大社會公眾參與其中才能發揮作用。依托自身資源,各行各業都不斷創新形式,滿足廣大群眾的科普需求。
科技活動周期間,全省各市(區)、縣(市、區)積極響應、充分籌備,開展了一系列深入群眾、實用性強的科普活動。秦創原渭南科技服務團分批進入各縣、高校、科技型企業,開展企業科技服務活動,促進更多成果轉化落地。咸陽市科技活動周在旬邑縣雙創科技園啟動,舉辦了科技成果展示、科技項目解讀、院士專家縣域行等系列活動。
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需求的特色科普,也為公眾提供了更全面、更優質的科普服務。各地各單位深入挖掘自身優勢科技資源,聚焦防震減災、自然資源、航空航天、氣象科普、農業科技、交通運輸等多個專業領域,因地制宜積極開展科普講解、參觀互動、實地考察、線上平臺宣傳、報告會等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據了解,今年科技活動周期間,全省舉辦特色科普活動達百余項。
與此同時,陜西科普志愿者走進商洛、科技特派員科普宣傳、科技活動周集中宣傳示范、科學家精神展覽、農業科技培訓、科普大篷車巡展、科普進社區等具體活動的開展,推動科普深入基層一線、走進廣袤農村,將科技成果、科學知識、科學精神帶到廣大群眾身邊。
5月24日,“知農時、懂農事”陜西省生物農業研究所科普進校園活動在西安市周至縣駱峪九年制學校舉辦。連日來,科普大篷車進校園、科技專家進校園、科學家精神展覽、鄉村中小學校“科普實驗秀”、中小學生科技創新大賽、科技競技賽、走進科技館、博物館自然課堂等一系列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活動在全省范圍內廣泛開展。
“精彩紛呈的科普活動深入基層及邊遠地區,播撒科學的種子,推動科學普及與素質教育有機結合,激發了廣大青少年學科學、愛科學的熱情,營造了熱愛科學、崇尚科學、傳承科學家精神的良好氛圍,引導和培養青少年樹立科學精神和理性價值觀。”陜西省生物農業研究所副所長李勃表示。
傳承科學家精神
“選擇一個自己熱愛的領域,瞄準一項科學難題,實事求是、克服困難、堅持不懈,用寶貴的青春去創造無限的可能!”在2023年陜西省科技活動周主場活動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長安大學教授湯中立勉勵在場的青年學子。
在當天的活動中,湯中立結合自己的科研經歷,為現場觀眾講述了他感悟和踐行的科學家精神,并飽含深情地寄語青年學子,為科技自立自強、國家需要作出貢獻。
“讓我們向科學家致敬,傳承科學家精神,讓青春在奮斗中閃光!”長安大學公路博物館講解員武家樂代表青年學子發出宣言。
傳承科學家精神是科普工作的一項重要使命,也是2023年陜西省科技活動周的一項重點內容。
5月28日,由西北大學地質學系、陜西省古生物學會、大陸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的2023年陜西省科技活動周地球科學主題系列科普活動在西北大學舉辦。長期以來,西北大學地質系堅持在科普科教、科普人才隊伍培養和科普志愿者隊伍建設方面實踐探索,通過“小小地學家”“移動的地學博物館”等主題科普活動的開展,傳播地球科學知識,弘揚科學家精神。
在當天的地球科學主題系列科普活動中,走進博物館參觀、參觀國家重點實驗室、挖掘化石等活動,讓觀眾們通過觀察、觸摸、學習,沉浸式體驗地球科學研究涉及的各項元素,感受地球科學的魅力。
“太神奇了!當我挖到化石,看到幾億年前的魚兒,我感到簡直不可思議。我也想去研究它們。科學家太酷了!”參加活動的小朋友王天化說。
今年科技活動周期間,西安市科技局在科普講解大賽西安賽道中首次增設了青少年組,授予前5名參賽選手“西安科普新星”的稱號。孩子們表示,他們將傳承科學家精神,在了解和熟悉更多科學知識的同時,把科學知識、科學故事、科學方法傳播給更多的人。
(記者 張梅 文/圖)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