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黃河一壺收”,母親河黃河流經晉陜峽谷宜川段形成的壺口瀑布,如一顆明珠般鑲嵌在黃河中游,在壺口兩岸,聳立的青山為宜川增添了更多風光魅力。10月11日,“黃河安瀾·津潤三秦”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來到宜川縣椿樹峁石坑客土造林示范點,了解該縣林業生態建設情況。
宜川縣椿樹峁石坑客土造林示范點航拍
在老一輩的宜川人眼中,家鄉的記憶是黃河、黃土、黃山……如今宜川的青山美景得之不易。處于黃河中游的宜川縣屬黃土高原溝壑區,平均海拔1049.6米,年降水量580毫米,黃河沿岸宜川段屬典型的石質山,區域植被覆蓋度低、山勢陡峭、土層淺薄、土壤貧瘠,水土流失較為嚴重,樹木栽植和成活難度很大,所以曾經的宜川山區大多是黃山、荒山。為解決這一問題,近年來宜川縣不斷對黃河沿岸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和修復,大力推進黃河沿岸造林綠化工作,通過造林綠化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
晉陜峽谷宜川段,黃河穿山而過
“特別是晉陜峽谷區域,是我縣近年來的重點綠化區域。”宜川縣林業局副局長郝云峰介紹,自2012年以來,宜川縣以重點區域綠化工程、三北防護林工程、退耕還林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等為主,持續加大工程整合力度和投資力度,累計投入資金1.7億元,完成石坑客土大苗造林3萬畝,公路綠化40公里,基本實現了壺口景區周邊山體、核心段公路、出境口和旅游沿線直觀坡面的全面綠化。
椿樹峁造林示范點總面積295畝,是晉陜峽谷造林綠化的一個縮影,是宜川縣2014年三北防護林工程的一部分,該示范點全部采用“砌壘石坑、客土回填、栽植大苗”的方式實施,共栽植1.5米側柏18000余株。
宜川縣林業局副局長郝云峰介紹石坑客土大苗栽植技術
“在石質山上造林可不是一件容易事,經過多次學習研究與嘗試,我們才定下采用石坑客土大苗栽植技術進行造林,將該項技術因地制宜進行升級后,現在我們石坑客土大苗栽植的樹木成活率已經在90%以上。由于地理環境特殊、栽植難度大,全縣的8支專業造林隊也被大家稱為‘懸崖上的造林隊’”,說起宜川造林的經驗與成效,郝云峰十分感慨,在地形和土壤環境較好的地方造林有樹苗就可以,在宜川的山上,石片、客土、灌溉蓄水……造林的每一個細節都面對著更多的挑戰,在椿樹峁造林示范點,放眼望去,每一棵樹都飽含宜川人民綠化家鄉的決心與付出。
宜川縣椿樹峁石坑客土造林示范點航拍
近年來,宜川縣堅持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協同推進,實行“整流域”綜合治理、“鄉土化”優選苗木、“混交式”造林方式、“錢袋子”植入生態,在“十三五”期間,宜川縣森林覆蓋率由2015年的56.87%提高到2021年的59.63%,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48.2平方公里。“十四五”期間,宜川計劃實施各類營造林4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61%,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20平方公里,努力讓黃土高原由黃變綠、由綠變美,黃河由濁變清、由清變美,著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治理的新樣板。(記者 姬文艷)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