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在2022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開幕式上,《2022中國硬科技創新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正式發布,西安位列全國主要城市硬科技發展指數排名第六位。
硬科技重點領域和33個關鍵賽道
在過去一年全球硬科技領域重大進展梳理和總結的基礎上,通過整理近一年各重要領域的市場趨勢、新物種企業及投融資等信息和數據,《白皮書》篩選出共33個硬科技關鍵賽道。
包括人工智能領域下的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和AI芯片4個關鍵賽道;航空航天領域下的商業運載火箭、衛星及應用、飛行汽車及無人機4個關鍵賽道;生物技術領域裂變形成的基因科技、腦科學、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4個關鍵賽道;信息技術領域的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量子信息、云安全、元宇宙6個關鍵賽道;集成電路領域形成的IC設計、光電芯片、傳感器、第三代半導體4個關鍵賽道;新能源領域下的精密制造材料、能源新材料、納米新材料3個關鍵賽道;新能源領域裂變出太陽能、氫能、風能、新型儲能等4大關鍵賽道;以及智能制造領域形成的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增材制造、高端數控機床4個關鍵賽道。
集中展示硬科技發展典型城市圖景
《白皮書》結合各城市硬科技發展指數,選擇其中8個典型城市總結硬科技發展模式與路徑,集中展示我國城市硬科技發展的特征和圖景。其中,西安“以兩鏈融合為牽引,加速硬科技成果轉化”的發展路徑和模式,探索出了“支持硬科技研發-暢通硬科技轉化-培育硬科技企業-做強硬科技產業”的硬科技發展體系,展現了作為硬科技發源地的特色。
深圳“以市場活力為內驅,激發硬科技發展動能”,構建起了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化為目的、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和圍繞市場主體進行資源和政策配置的創新組織模式;合肥“以創新投入為杠桿,撬動硬科技創新發展”,構建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四鏈融合”的創新體系,用“合肥模式”激活了硬科技創新基因。
此外,還整理和分析了成都、蘇州、南京、武漢和杭州在發展硬科技方面的典型做法。
西安為典型的成果轉化型城市
立足“硬科技驅動高質量發展”視角,《白皮書》以硬科技的內涵與外延為依據,結合《建設創新型城市工作指引》指標體系和中國硬科技發展指數(HTDI)評價體系,構建了包含4個一級指標及25個二級指標的城市產業創新綜合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對近3年來進入過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前三十的34個主要城市的硬科技發展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并根據每個城市在各維度上得分的貢獻,梳理出了成果產出型、要素驅動型、環境引導型、創新活力型四大硬科技發展城市類型。
從綜合評價結果來看,深圳以較大優勢領跑,杭州、蘇州緊隨其后,占據前三甲。南京、廣州分列第四位和第五位,西安位列第六,武漢、合肥、成都和青島也進入前十名。
從各主要城市硬科技發展的類型來看,西安為典型的成果轉化型城市,創新成果產出指數得分占總得分的比重最高,成果產出及轉化力驅動較大。深圳、杭州、成都等為典型的創新活力型城市;南京、武漢、鄭州為環境引導型城市,以合肥、蕪湖為代表的則是要素驅動型城市。(記者 關穎)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