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府谷縣麻鎮便民服務中心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鄉村振興戰略部署,立足實情,創新思路,強化措施,扎實工作,奮力開創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新局面。
走在麻鎮,新街干凈整潔,道路兩側的房屋錯落有致,綠化樹整齊劃一,仿古牌樓與文化墻交相輝映。沿著新街一路向北,與之相交的老街卻是另一番景象。經過仿古改造的建筑在余暉的映照下,彰顯出歷史古鎮的現代文明氣息。今年64歲的翟永革是土生土長的麻鎮村人,他見證了麻鎮的發展,他說,最近幾年是集鎮變化最大的幾年,街道由以前的水泥路改造成現在的柏油路面,門面房都進行了仿古改造,整體面貌煥然一新,給人的心里感覺是比較亮堂,也比較舒心。據了解,近年來,麻鎮便民服務中心投資640萬元對集鎮23幢民居住宅進行仿古建設;投資100萬元實施集鎮路面改造工程;投資168萬元新建西口文化廣場;投資35萬元新建300米文化墻;投資182萬元對集鎮供水進行提升改造;投資100萬元對府準路沿線及集鎮路燈進行維修安裝;投資125萬元新建生活垃圾處理場一座;投資200萬元實施人居壞境提升工程。
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是實現村民致富的主要途徑。近年來,麻鎮便民服務中心通過推進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三變”改革,推行“承包、直管、托管、入股”的“四位一體”集體經濟產業經營模式,實現資源、資產、資金股權分配,全面盤活村集體經濟。
在該便民服務中心埝墕村的溫室大棚里承包人王乃林正在大棚里為芹菜殺蟲。芹菜長勢喜人,他告訴筆者這批芹菜將會在10月份村民腌酸菜時準時上市,這是他今年種植的第二茬蔬菜,冬天還將再種植一茬。近年來,他承包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的大棚持續為村民創造利潤的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可觀的收入。王乃林說:“第一茬種的是草莓,草莓的生長期大約7到8個月時間,年收入毛利潤大概六萬多,5月份把草莓苗處理掉再種植芹菜,芹菜的生長期也就是兩個月左右,一棚大概產6000斤,到冬季還可以種植一茬香菜,臘月上市,三茬下來,每個大棚一年可收入10萬元,純利潤3萬左右”。在離大棚不到2公里的魚塘旁,駐村第一書記王云正和村民協商魚塘的經營管理情況。據村民介紹,該村一直以來就有養魚的傳統,只是村民在水壩里小規模的養殖效益不是很好,今年該村充分利用溝道現狀水源,投資50萬元,建設3個600平方米魚塘。王云說“現在魚塘已經建成,下一步就是投放魚苗,同時就打算再養一點鴨,可以賣鴨蛋,游客來了以后順便可以看鴨子”。(記者 許鵬 通訊員 王永新)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