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馮倩楠 記者 趙婧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在七夕節這個具有浪漫色彩的中國傳統節日里,記者走近三對廝守了大半輩子的老年伉儷,他們相濡以沫幾十載,退休后濃情不減,生活過得十分精彩。
老有所樂:跳舞是劑“良藥”
8月3日中午11點,一曲舞畢,34℃的氣溫,熱風撲在身上,便滲出細密的汗珠。
“老頭子,還跳嗎?”楊雪梅解下系在脖子上的小絲巾。“跳!”今年75歲的楚恒玉沒有猶豫,在音樂響起后,踩著鼓點進入舞池。
“別看現在他好像‘上癮’一樣,剛來的時候我倆都是啥也不會,從零開始學的。”楊雪梅說。
1975年,河南人楚恒玉和四川人楊雪梅在新疆建設兵團結婚,退休后跟著子女來到西安。
在家無聊,楊雪梅只得拉著老伴逛公園。聽到熟悉的新疆歌舞,楊雪梅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跟著起舞,楚恒玉躍躍欲試卻又不知道如何“下腳”。
為了讓老伴兒“敢跳”,楊雪梅給倆人報了新疆舞班,每周兩次。雖然離家不算近,但他們上滿了一年。“凡事都有一個過程,跳了幾次之后,就找到樂趣了。”楚恒玉說。
楊雪梅腳不好,下雨在家多待幾天,腳就會“木木的”,散步久了也會腳疼,但跳一早上舞,不但腳不疼,用她自己的話說,“全身各處關節都能活動到”。楚恒玉在兵團時是個“話癆”,剛來西安時人生地不熟,他的傾訴對象只有老伴,后來因舞會友“朋友圈”也擴大了。跳出健康、跳出快樂成了二人堅持下去的動力。
老有所學:“專家”與“雜家”
“他啊,寫字作畫、玩樂器、耍各種刀槍劍戟……會的東西雜得很。”楊銳利說。
李小原和妻子楊銳利相識于校園,因共同愛好文藝心意相通,已攜手走過40年風雨。
1986年,倆人一同創業,開了一個小型秦腔藝術團,夫妻二人既是主唱,也是后勤。“老伴是名家之后,專業得很!”李小原介紹說,岳父是秦腔演員,師從百年劇社西安三意社,老伴自幼學戲,天生一副好嗓子。
上世紀90年代,劇團加入了歌曲表演,由楊銳利主唱。從40歲起,李小原自學了電子琴、薩克斯、琵琶、小號、二胡、葫蘆絲等數十種樂器,為妻子伴奏。
2008年兩人決定退休,李小原調侃自己每天還是“上班日程”:早飯過后練兩個小時武術,回家洗澡后開始寫書法,傍晚再彈彈樂器。
走進李小原的書房,墻上掛的、桌上擺的都是他的書法作品。他從8歲開始學習書法,最擅長顏體,雖然高中輟學,但在老伴眼里,他是個“熱愛學習的人”,練字一天都沒停過。在李小原的帶動下,楊銳利學習了舞劍和太極拳,加入了晨練隊伍。前兩天,兒子剛帶倆人做了體檢。“結果就是身體倍棒,全家滿意!”李小原說。
老有所為:助人不留名
“如今我已順利畢業,您對我的關心我無以為報,只能寄一點家鄉的特產,希望您不要嫌棄……”西安東郊的一對金婚夫婦,正在讀遠方寄來的信。兩口子慈眉善目、衣著樸素,雖然滿頭白發,但依舊精神矍鑠。
奶奶姓劉、爺爺姓盧,都已81歲,他們稱自己為愛心人士“劉某”和“盧某”。十幾年來,老兩口省吃儉用,把自己省下的錢捐出去,幫助更有需要的人。
2009年的一天,倆人和往日一樣翻看著報紙,一則資助汶川受災學生的新聞觸動了他們。倆人一商量,就撥通了報紙上的電話,那是他們第一次捐款資助困難學生。
2019年,老兩口在報紙上看到安康6歲的小婷婷因白血病備受折磨,就找人幫忙給孩子爸爸轉賬6000元。這些年,他們常常關注洪災、地震、疫情,只要手邊有余錢,他們就捐出去。截至目前,捐款已超10萬元。
老兩口有個“好事本”,里面夾著捐款憑證、銀行轉賬單、轉賬記錄打印條,還有資助學生寄來的信。一有空,他們就會拿出放大鏡,反復翻看信件。“從這些青澀的文字里,我們見證了這些孩子的成長,仿佛他們就是自己的孩子一般。”
早幾年,兩位老人常去報社、慈善機構捐款,這兩年走不動了,就委托兒女幫忙轉賬。“咱們不是大富大貴的人,吃穿夠用,能幫到別人哪怕一丁點,心里都特別舒坦。”劉奶奶說。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