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9時許,在西安市蓮湖區大唐西市博物館外,一場招聘會正在進行,80家企業帶來4300余個崗位。
當天,陜西省就業援助“暖心活動”拉開帷幕。除了招聘會,還有“就業大篷車”等流動平臺送崗位,專家“坐診”進行個性化職業指導……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局部零星點狀散發、經濟下行壓力等多重考驗,陜西千方百計穩就業,推動就業形勢穩定向好。上半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25.0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62.7%;城鎮調查失業率回落,5月、6月保持在5.4%,低于5.5%的控制目標。
這份成績單是如何實現的?記者進行了采訪。
新政——減負紓困激活“一池春水”
6月下旬,陜西省2022年重點項目觀摩活動在三秦大地火熱開展。
安康毛絨文創總部產業園基礎設施項目,帶動就業3000余人;榆能40萬噸/年乙二醇項目,建成后預計帶動就業680人;上合組織及楊凌自貿片區農業基地綜合保稅區項目,建成后預計帶動就業5000人……
從關中到陜北、陜南,人們關注重點項目的不僅是“畝均年產值”“畝均年稅收”等,還有“帶動就業”。
這樣的關注并非偶然。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強化就業優先導向”。陜西將“堅持民生為本、就業優先”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如何將就業優先落到實處?陜西夯實省市縣三級政府“一把手”任組長的穩就業工作專班工作責任,開展重大政策、項目就業影響評估。項目建設為就業拓崗擴容,620個省級重點項目預計全年提供就業崗位44.8萬個。
陜西還構建起貫通落實“降、返、緩、補、貸、服、保”7方面舉措的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體系。
降——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延續實施一年。
返——提高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標準,中小微企業返還比例由60%最高提至90%,大型企業由30%提至50%。
緩——對餐飲、零售等5個特困行業和17個擴圍行業實施階段性緩繳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政策……
市場主體是穩定就業的“壓艙石”。上半年,陜西“降、返、緩”政策為企業減負34.29億元,新增創業擔保貸款24.64億元。
新機——產業升級拓展就業空間
7月11日,在寶雞市金臺區,東嶺集團總部迎來首批“00后”大學生。
在今年的校園招聘中,東嶺集團吸納300名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人數創歷年之最。面對疫情沖擊和經濟下行壓力,這家民營企業不裁員、不降薪,保持就業崗位穩中有增。
響應穩就業號召,東嶺集團有底氣。這樣的底氣,來源于堅持創新。東嶺集團正聚焦能源資源戰略、再生資源及新能源戰略、數字化戰略,在市場中搶占先機。
堅定不移地走創新變革之路,為傳統企業發展注入活力,也為勞動者就業筑牢基石。
從冬到夏,31歲的胡金在西安街頭“飛馳”。胡金原先在鞋店打工,今年2月,她加入美團配送西安樂游原站,成為一名外賣騎手。
工作在“云端”、奔跑在路上,像胡金這樣選擇進入新業態的人還有很多。
飛速發展的數字經濟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也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爝f員、網約車司機、網絡主播……他們中有大學生,有農民工,還有“寶媽”。
數據顯示,陜西新產業新業態領域市場主體增長迅猛。上半年,全省新產業新業態領域新登記市場主體7.87萬戶,同比增長22.56%。
新招——“精耕細作”破解供需痛點
西安市人社局就業促進處處長廉宏彬有了個新身份——主播。他的直播間里的“商品”是招聘崗位。在“云招聘”的基礎上,廉宏彬探索直播帶崗,鼓勵來自企業、高校的工作人員從幕后走向臺前,推薦自己的崗位或學生。
今年,這樣的直播帶崗活動在陜西各地頻頻上演,促進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就業。
疫情下,很多人感到就業很難。這種難存在一種結構性矛盾,一邊是求職者找不到工作,一邊是用人單位存在人才缺口。如何更好地促進人崗匹配?陜西在“常規動作”外探索新招,在“精耕細作”中破解痛點。
數字化手段便利勞動者。陜西搭建動態精準就業服務系統,其中的“秦云就業”小程序面向勞動者、用人單位提供掌上服務。
公共就業服務向前延伸。今年3月至6月,陜西在全省開展“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幫助畢業生熟悉政策、了解就業市場、增強求職技能、做好職業規劃。
招聘崗位送到群眾身邊。一些群眾缺乏獲取就業信息的渠道,很多縣(市、區)便將原來在縣城集中舉辦的招聘會開到鎮村。一些群眾想在家門口工作,有的地方就打造“家門口就業”掌上平臺,“人找崗”“崗找人”雙向發力。
勞務品牌成為就業名片。陜西各地培育特色勞務品牌,暢通“培訓+就業”通道,讓更多勞動者以一技之長實現就業增收。
當前,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存在,穩就業仍需更多努力。新政、新機、新招,穩崗、擴容、提質,穩就業的探索仍在繼續。
2022年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服務攻堅行動、陜西省就業援助“暖心活動”……更多就業“禮包”在路上。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保持就業局勢總體穩定,陜西全力以赴、久久為功。(記者 孟珂)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