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記者航拍陜西延長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生產裝置區。
管道縱橫,塔罐林立。6月16日,在位于靖邊縣的陜西延長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聚烯烴中心包裝車間,全自動化包裝線高速運行,一袋袋聚乙烯、聚丙烯樹脂顆粒源源不斷地送出車間。
“我們打破了煤、石油、天然氣化工的單一轉化模式,將這3種原料進行工藝集成創新,達到節能、減排、降耗目的。”該公司生產計劃部副經理譚光甫介紹,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具有煤油氣結合、碳氫互補、物料綜合利用的特點,是全球首套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制烯烴項目。
榆林是我國“西煤東運”的源頭,煤炭探明儲量1490億噸。依托巨大的市場需求和供需缺口,以煤制烯烴等為代表的現代煤化工新業態蓬勃發展,對傳統以石油為原料制取烯烴形成重要補充。
烯烴到底是啥?應用到什么領域?能起到什么作用?
“無論是食品包裝、醫療器械,還是汽車用品、航空航天高端裝備都離不開烯烴。”陜西延長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聚烯烴中心助理主管田元智告訴記者,烯烴應用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據了解,占地7平方公里的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總投資近400億元。主要裝置包括360萬噸/年甲醇、120萬噸/年甲醇制烯烴、150萬噸/年渣油催化熱裂解和190萬噸/年聚烯烴裝置。
以烯烴聚合發展起來的聚烯烴產業,是塑料、建材工業的根基。“我們采用多項國內外先進技術,將延長石油自有煤油氣資源綜合深度轉化,有效彌補了煤制甲醇‘碳多氫少’和天然氣制甲醇‘氫多碳少’的不足。”田元智介紹,截至2022年一季度,該項目累計生產聚烯烴856.34萬噸,實現銷售收入807.64億元。
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的成功實踐,實現了資源清潔高效轉化與能化產業綠色低碳發展,對我國補充烯烴產品供需缺口、滿足國家能源需求具有重要意義。那么,該如何通過高效利用將煤炭“吃干榨凈”?
中午時分,艷陽高照。記者走進榆橫工業區中煤陜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化工分公司一探究竟。這是我省首家投運并成功開發聚乙烯鉻系產品的煤制烯烴企業。
“2022年,我們實現了聚丙烯定制化生產,產品出口至南非、波蘭、中美、南美等國家和地區。”中煤陜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化工分公司副總經理孟憲鑫介紹,公司持續推動裝備智能化改造和工藝優化,化工一期項目擁有國內連續運行時間最長、生產最穩、經濟負荷最好的煤經甲醇制烯烴裝置,自2015年投產以來累計產量達522.88萬噸。
近年來,該公司累計實施科技項目39項,同時推動碳捕捉與綜合利用、可降解塑料、氫能、儲能等技術儲備和產業實踐,促進新能源與現有產業互補耦合協同,構建起多能互補產業格局。
在走好綠色低碳發展的路上,陜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化工分公司底氣十足。“通過我們自主研發的新技術,單臺鍋爐煙氣每年減少氮氧化物排放114.63噸,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我們回收利用工業尾氣可實現減碳100萬噸/年。”孟憲鑫介紹,公司將大數據智能化與化工裝置運行進行深度融合,實現關鍵設備智能診斷、磅房無人值守等,推動安全生產與智能化結合。2021年,該公司被國家應急管理部確定為“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全國首批試點示范企業。
在陜北高原,越來越多煤炭“由黑變白”,越來越多煤化工產品“由粗變精”,一個個項目匯聚起發展的澎湃力量。
在國家能源集團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世界首套5萬噸/年聚乙醇酸(PGA)工業示范項目現場,工人們揮汗奮戰搶抓工期。
“我們能夠提供可以解決白色污染問題的可降解材料。”國家能源集團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甲醇事業部PGA裝置工藝工程師劉洪忠說,該項目將實現我國可降解塑料PGA工業化生產領域零的突破。
這種可降解材料,究竟有什么魔力?“我們生產的可降解塑料可在土壤、海水等環境中完全無害降解,是理想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替代品。”國能榆林化工基建管理部副經理梁君說,PGA具有優異的生物全降解性、阻隔性、高生物相容性和力學性能,與國外生產的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相比,性能一致但價格更低,批量生產后將打破國外壟斷,對實現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國家能源集團榆林化工有限公司合理布局產業鏈,實現延鏈、補鏈、強鏈高質量發展,形成了從煤炭到甲醇再到聚烯烴及各種化工產品“煤頭化尾,由黑到白”的完整產業鏈條,形成技術路線成熟、產品種類多樣的煤炭深加工產業體系。
“我們生產的終端產品主要應用于薄膜料、電纜料、纖維料、注塑料及管材料等。”梁君說,下一步,公司將以煤基特種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為主線,打造以煤直接液化為龍頭、煤油化新能源一體化的煤化工創新示范基地,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同時,積極推動新材料新燃料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近年來,為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榆林提出“三轉三補”發展思路,在能源開發、產業體系、發展動力上轉換方向,以資源稟賦、政策資金和產業規模等優勢補發展劣勢。
“當前,我們依托中科院、秦創原兩大創新平臺,加快創建能源革命創新示范區,進一步推動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榆林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李旭佳文/圖)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