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榆林市靖邊縣東坑鎮伊當灣村緊扣“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思路,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創造性地提出了“三鏈”黨建模式、“六強”發展目標,即把支部建在產業鏈、把黨員聚在產業鏈、讓群眾富在產業鏈,著力實現支部隊伍強、主導產業強、示范帶動強、技術優勢強、內生動力強、品牌效應強的發展目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伊當灣村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伊當灣村村民田間忙種植
把支部建在產業鏈,實現支部隊伍強、主導產業強。伊當灣村根據產業發展實際,充分發揮黨的基層組織優勢,以特色產業為紐帶,依托農民合作社、蔬菜加工代辦點、育苗基地等載體,合理設置劃分黨組織,充分發揮黨組織在政策引導、組織協調、發動群眾等方面的優勢,引領助推主導產業發展。根據每名黨員的技術特長,按照每一種蔬菜成立1個臨時黨小組,每100個拱棚成立一個臨時黨小組的組織覆蓋模式,全村共成立臨時黨小組8個。每年年初時,各黨小組通過支部會議商定每種蔬菜的種植面積、種植區域,黨小組成員負責日常的種植技術推廣、產銷信息推送。全村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6萬畝,其中,胡蘿卜0.7萬畝,高寒冷涼蔬菜0.4萬畝,設施蔬菜0.5萬畝,馬鈴薯1萬畝,形成六大示范區、十四大產業廊道的產業發展格局,目前共有設施拱棚5200余座。
伊當灣村新貌
伊當灣村不斷強化黨員干部培養,讓黨員成為產業發展的排頭兵。伊當灣村不斷深化“三培雙帶”工程,注重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干部,黨員帶領群眾共同致富,黨組織帶領致富帶頭人不斷進步,引導黨員和致富能手干事創業想著黨員身份、致富發家想著社會責任。除此之外,伊當灣村黨支部十分注重帶頭人能力素質提升,先后組織黨員致富能手赴山東壽光、河北圍場、山西應縣等地,學習種養殖先進經驗90余人次,全村評選出致富能手50余名。伊當灣村注重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堅持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設立黨員示范崗35個,每年組織黨員、致富能手深入田間地頭,在農作物種植期、生長期、收獲期等關鍵節點進行技術指導。在產業發展中對有較大種植風險的品種,伊當灣村鼓勵黨員先種先試,成功收益后再指導群眾種植,做到黨員引正路、群眾走富路。
伊當灣村蔬菜種植大棚
讓群眾富在產業鏈,實現內生動力強、品牌效應強。伊當灣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帶富引領作用,不斷探索創新致富途徑,按照“支部+合作組織+農戶+基地”和“支部+企業+基地”的發展模式,形成了“智能化育苗+水肥一體化節水基地+設施果蔬種植+蔬菜脫水+農產品質量檢測+農產品銷售”的全產業鏈。全村目前有節水灌溉面積近3萬畝,全部實現了機械化、水肥一體化種植;拱棚溫棚面積0.5萬畝,主要發展棚栽蔬菜和設施水果種植;全村有智能化育苗溫室2座,主要用于試驗示范科技推廣,為全村新品種試驗示范推廣起到了排頭兵的作用。全村現在建成蔬菜保鮮庫6處,各類合作社、蔬菜代辦點、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40余家,其中建成全國示范社1家,通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橋梁紐帶作用,將全村乃至周邊鎮村的蔬菜銷往全國各地,部分遠銷東南亞國家。
與此同時,伊當灣村注重扶智與扶志相結合。集體經濟擁有智能化育苗溫室1座,每年為該村所有建檔立卡戶免費提供2畝的種苗,從而激發脫貧戶自力更生、努力發展生產、增加收入的積極性。近幾年來,伊當灣村通過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群眾的共同努力,實現全村21戶建檔立卡戶全部高質量脫貧。
伊當灣村通過“中國·靖邊”蔬菜節和農資交流會,不斷加強標準化建設體系、質量追溯體系、市場營銷體系的建設,將伊當灣蔬菜打造成西北蔬菜種植基地和陜西蔬菜輸出區,讓“阜美靖邊·伊當灣”蔬菜品牌逐步推向全國,走向世界。
如今,漫步在伊當灣村的鄉間道路上,只見一座座大棚一字排開,一條條平坦整潔的水泥路通村到戶,一排排白墻灰瓦的農家小院錯落有致。田間地頭,隨處可見忙碌的身影……依托“三鏈六強”黨建模式,伊當灣村形成組織帶動產業發展、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致富的高質量發展格局,切實加快了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記者 許鵬 通訊員 白凌燕 張鵬 楊飛)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