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
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閉幕
此次全會
委員們帶來了哪些提案?
哪條說到了你的心坎里?
一起聽聽委員們的“好聲音”吧!
李瑛委員:
讓課后服務真正變成助力學生成長的“第三課堂”
資料圖/圖源網絡
推進實施“雙減”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社會關注,群眾期盼。據了解,目前各地課后服務學校參與率達100%、學生參與率達80%以上、教師參與率達90%以上,基本實現了“應參盡參”。
省政協常委、寶雞市副市長李瑛在調研后發現,目前,在實施“雙減”政策過程中,暴露出學校課后服務資源供給不足、教師精力和能力不足、對有的學生無法提供個性化課程等問題。此外,由于管理體制機制等原因,大量符合條件的社會教育資源無法進入學校,客觀上造成供給與需求錯位。
為此,李瑛建議,應建立“雙減”與課后服務協調聯動、有機匹配的機制,加強課后服務與“雙減”的緊密銜接,做到既減負擔、減壓力,又增質量、增效果,讓學生在校內學夠、學足、學好,并以此提升家長的滿意度;注重增強課后服務的有效性、精準性,可在做好作業輔導和答疑解惑的基礎上,深入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為學生提供適宜個人興趣和特長的“菜單式”服務,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同時,應由教育部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對中小學課后服務實施情況進行常態監督和績效評價,廣泛聽取校長、教師、學生及家長的意見、及時修正完善,并對具有特殊課后服務需求的學生建立臺賬,按照“一生一策”的原則,盡最大可能創造條件調劑資源,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針對目前社會教育資源與學校需求不能有效對接的現狀,李瑛建議,可由縣區教育部門搭建線上、線下兩個平臺,對有意愿提供課后服務的社會組織、民間團體、企業、協會、社區以及個人等進行登記,并建立相應審查機制,重點審查主體資質、意識形態、服務內容以及安全風險評估等,對通過審查符合條件的單位和個人予以公示,由學校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選擇。也可針對學校課后服務需求,向社會發布課后服務崗位招募清單,由有關單位或個人根據實際進行溝通和銜接。
李瑛認為,可探索聘用“課后服務副校長”“課后服務輔導員”“課后服務觀察員”,引導鼓勵各級各類學校主動與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體育館以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研學旅行基地、勞動實踐教育基地等加強聯系,帶領學生走出校門,讓課后服務真正變成助力學生成長的“第三課堂”。(各界導報首席記者 唐冰)
侯建忠委員:
在法律層面從嚴從重處罰襲警行為
省政協委員侯建忠 記者李榮攝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穩定和良好的社會治安秩序愿望越來越高,人民警察特別是基層公安干警負責的社會治安問題也越來越具體,面對社會面也越來越廣。
近年來,一線公安民警在執法執勤中中受到侵害的報道屢見報端,甚至呈遞增趨勢。省政協委員侯建忠說,在基層公安干警出警和辦案過程中,時有出現、發生基層公安干警受到一些被插板或閑雜人員的傷害事件,極大地傷害了基層公安干警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嚴,更嚴重損害了國家法律尊嚴和權威,破壞了良好穩定的社會秩序,同時可能使一些民警心存顧慮、不敢作為,從而削弱了公安隊伍的整體戰斗力。
“在法律框架內,必須從重懲處各類公然傷害、襲擊基層干警的違法人員。”侯建忠表示,基層公安干警在出警和辦案過程中,無論以任何不同方式襲擊、傷害公安干警事件,都要對實施者在法律框架下進行從嚴懲處;加大對基層公安干警的關心,改善工作生活條件,不斷提升基層公安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各界導報記者 李榮)
張阿利委員:
讓影視陜軍從“高原”走向“高峰”
資料圖/圖源網絡
作為陜西文化品牌之一的“影視陜軍”,是讓陜西從厚重的歷史中走出,講好新時代陜西故事的重要方式。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陜西影視產業的發展,在財政扶持政策下,我省影視精品迭出,影視產業規模逐步擴大,電視劇、電影年均產量躋身全國五強。“盡管目前陜西影視產業總體運營良好,但是有高原,無高峰。”省政協委員、省電影家協會主席張阿利在調研中發現,目前陜西影視產業發展還存在政策更新緩慢、政策實施精準性不足、影視人才匱乏等問題。
“長期以來支持陜西影視產業發展的有效政策,主要是2012年出臺的《關于支持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財稅政策的意見》,難以適應影視產業新發展動態。”為此,張阿利在今年省兩會上提交了《關于優化、完善財政扶持影視產業發展政策的建議》的提案,他建議加快制定新的財政扶持政策,并精準執行政策,擴大財政扶持范圍,同時鼓勵影視精品創作,完善人才扶持政策。
隨著觀眾精神文化的日趨多元,不同形態的影視內容應運而生,影視行業涌現“互聯網+”新業態。“就目前的影視行業形勢而言,加快制定新的財政扶持政策、填補政策漏洞與短板尤為迫切。”張阿利說,在影視產業中,電影、電視劇、網劇、短視頻等影視內容形態不一,要根據影視劇的形態、題材、投資體量的不同,建立相應的評價與扶持政策,并精準實施。
在財政扶持范圍方面,張阿利建議,鼓勵發展影視產業園區和影視基地,支持影視產業園區和影視基地品牌建設,支持高科技影視產業園區和影視基地建設,促進陜西影視文化產業的集聚化發展。他還建議鼓勵影視劇組在陜西取景和制作,重點引進影視制作企業,支持影視企業總部建設,在影視作品制作與發行環節,支持影視企業債權融資與影視版權研發及交易,落實稅收優惠政,進而優化影視產業發展環境,做強西部影視產業鏈。
“陜西影視之所以無‘高峰’,桎梏還在于劇本和人才。”張阿利認為,要重振“影視陜軍”雄風,還應完善影視劇本創作和人才扶持的相關政策。因此,他建議,在劇本創作方面,支持影視作品精品創作,制定并實施相關獎勵制度,扶持陜西重大文化精品、重點文藝資助等影視劇的創作生產,優化完善陜西影視產業發展專家智庫,促進陜西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各界導報實習記者 劉凡銆 記者 趙婧)
羅軍委員:
盤活生物資產 釋放鄉村發展新動能
省政協委員羅軍 實習記者白瑤攝
“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一句代代相傳的俗語道出了農村發展長久以來的痛點——生物資產抵押難,農戶是貸款市場上的“貧困戶”。
生物資產是農民除土地和房屋之外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資產,價值開發空間巨大。有效盤活生物資產,破解農民有資產卻難抵押獲貸的困境,是助推農村種養殖產業興旺、加速農村產權資本化進程、釋放鄉村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手段。
今年省兩會上,省政協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羅軍提交了《關于盤活生物資產 促進農村產權資本化進程的建議》的提案。
“長期以來,農村金融機構對涉農貸款投放十分謹慎,導致農民‘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問題一直存在。”調研中,羅軍在與本校經濟管理學院羅劍朝教授團隊交流中得知,目前農業抵質押物范圍有限,生物資產未受到足夠重視,“如果能盤活生物資產,這將極大拓寬融資渠道,緩解農民融資難問題。”
為了讓全省范圍內的生物資產“活”起來,羅軍建議,政府應支持并協調科研院所、科技公司、保險公司等單位共同參與,完善生物資產動態價值評估體系模型,提升生物資產價值評估的準確性。同時,應加快“政銀農保擔平”六方聯動機制建設,建立生物資產浮動抵押融資平臺,突破傳統貸款模式,滿足農業產業多樣化、多層次的金融需求。(各界導報實習記者 白瑤 記者 滿淑涵)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