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文化自信對于陜北人來說,無論貧富,每家的炕圍子、灶臺上、家具上都畫著畫兒,只不過是根據家里的經濟情況有繁有簡。陜北人習慣在炕上拉話、做針線、吃飯和待客,連著炕的灶臺既燒水做飯也給土炕供熱。坐在炕上,人們目之所及的灶臺畫、炕圍畫里牡丹盛開、美禽展翅,匠藝丹青讓窯洞生活有了更多明亮的色彩。
榆林老街星明樓上的傳統彩繪色彩艷麗、惟妙惟肖 張玲玲 攝
提到陜北的匠藝丹青,可能很多人有些陌生,但是說到老式家具和以前農家灶臺畫、炕圍子畫,估計每個人的家里都有過。
陜北匠藝丹青,是流行于陜北的繪畫性裝飾藝術,包括建筑彩畫、廟宇壁畫和炕圍畫、灶臺畫、家用木器裝飾畫、玻璃鏡匾畫等,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過去陜北出嫁女子都要帶上兩個箱子做陪嫁,而這箱子一定要請畫匠畫上喜鵲、鴛鴦、胖娃娃等等,這樣既大方好看,也表達了娘家的美好心愿,”榆林榆陽區的任今民現在已年過七旬,年輕時四處游走當畫匠,現在是匠藝丹青國家非遺項目傳承人。
1 家家都有炕圍子畫
對于陜北人來說,無論貧富,每家的炕圍子、灶臺上、家具上都畫的有畫兒,只不過是根據家里的經濟情況有繁有簡。
陜北人習慣在炕上拉話、做針線、吃飯和待客,連著炕的灶臺既燒水做飯也給土炕供熱。坐在炕上,人們目之所及的灶臺畫、炕圍畫里牡丹盛開、美禽展翅,匠藝丹青讓窯洞生活有了更多明亮的顏色。與此同時,這些畫兒也很有實用性,灶臺畫在灶臺一圈能為墻體隔潮,便于擦洗煙塵,炕圍畫在炕上一圈則使墻皮密實耐磨,衣服也不會蹭臟。
因為匠藝丹青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也因為被認為是有手藝的人,匠藝丹青的藝人在陜北農村有著很高的社會地位。像任今民這樣的畫匠,在以前的陜北農村也叫做“游畫匠”“畫花的”。這些民間藝人大都通過師傅言傳身教,底稿圖案都記在腦子里。平時是農民,有活兒了就游走各處干活,所謂“游畫匠”,就是四處游著。
“我們在哪兒都可以畫,木頭上行、墻上行、玻璃上也行,根據主家提供的要作畫的地方大小、形狀來設計圖案。大部分都是自己想著畫,有山水花卉、動物、古典故事、人物等等,總之是表達喜慶祥和的意思,讓家里看起來很紅火。”任今民說。
任今民告訴記者,彩繪的顏料不是普通的油漆,都是礦物質,因此顏色保留的時間更長,一般十年左右才需要重新繪制。
長安大學文傳學院的教師高曉黎曾多次前往陜北考察匠藝丹青。她告訴記者,匠藝丹青的繪畫內容隨時代而變,以箱柜畫為例,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人們在大紅底色或者純墨黑底色的家具四面畫上四季花鳥,顯得古樸典雅、細致講究。80年代到90年代,這是匠藝丹青創作內容最繁華豐富的時候,花鳥走獸、歷史人物故事等都有。90年代一直到本世紀初,傳統的手繪逐漸淡出,取而代之的是簡單的勾邊、拓印等,再往后農家中的這些彩繪就被油漆和瓷磚取代了。
國家非遺項目傳承人任今民正在創作
2 文化建筑再放光彩
匠藝丹青,除了可以裝飾老百姓的生活,廟宇的壁畫、建筑彩繪也是由同一群畫匠完成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老百姓家中不再需要這些彩繪。所幸的是,最近幾年各地文化長廊、仿古建筑的修建和廟宇的新建翻修讓人們有了近距離感受匠藝丹青的機會。
榆林市老街上的六樓騎街是榆林的文化標志,六座樓上的彩繪色彩艷麗、惟妙惟肖,有很多都是近些年新繪的,而老街新華書店長廊上的匠藝丹青更是讓人感受到了榆林古城的古色古香。任今民就曾在榆林老街恢復明、清風格的時候,參與了老街文昌樓、鼓樓、牌樓、世紀廣場長廊以及民居四合院的傳統建筑彩繪。
雖然箱柜炕灶上的彩繪已經難尋蹤跡,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在建筑上感受陜北匠藝丹青的魅力。雀替,也稱花牙子,是陜北建筑彩繪最有特色的一個部位,安塞老靈寺雀替上多見一種鳥,雕繪得細致鮮活,村民說這鳥叫做“火鐮把花雀雀”,本地生靈,雌鳥灰色、雄鳥紅色。這也可見匠藝丹青這門手藝中藝術與生活、藝術家與大眾的渾然融通。
匠人正在畫寺廟用品
3 傳承中避免破壞
能在廟宇古建的修繕中再放光彩,這對匠藝丹青的傳承本是件好事,不過如何科學務實地傳承,避免“生產性破壞”成了最需要關注的問題。
在榆林市老城鼓樓的修繕中,設計單位摒棄了鼓樓原有的陜北傳統特色,設計了在其他地方也能見到的清代官式風格。領頭的畫匠任今民對此提出異議,堅持陜北特色彩繪,如此人們現在才有幸在鼓樓上一睹陜北建筑彩繪的風采。
而陜北另外一處歷史遺跡的翻修就沒有這么幸運了。前幾年地方政府耗資200萬元將省文物專家稱贊的代表陜北地方特色的彩畫改造成了“故宮式”的金碧輝煌,這讓很多美術界學者非常痛心。
西安美術學院的王寧宇教授關注陜北匠藝丹青四十多年,他搜集整理了很多相關資料。他說:“世界美術史上的很多大畫家都是畫匠出身的,我國歷史上的宮殿、公共建筑中的壁畫、裝飾等也都是由匠人完成的。在現代匠藝丹青的創作中,傳統的匠人沒有發言權,我認為這對傳承匠藝丹青,延續地方傳統特色是不利的。”
“我現在所做的工作就是知識生產,用文字、書本的方式記錄下匠藝丹青的手藝和圖案。”王寧宇說,“這主要是為了讓后人能有據可循,參照記錄下匠人的經驗進行傳承,讓匠藝丹青有更大的影響力,得到更好的尊重。”(陜西日報記者 張玲玲)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