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唐冰
對于西藏,西安僑聯名譽主席、阿根廷中國文化藝術聯合會主席汪永興心底有一份與日俱增的思念。
“1981年,我很榮幸成為中央代表團成員,隨中央領導人赴藏參加慶祝西藏和平解放30周年慰問活動。”當年28歲的汪永興,是中央代表團最年輕的成員,與他一同赴藏參加慰問活動的還有陳愛蓮、單秀榮等老一輩藝術家。
看到西藏和平解放后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汪永興內心的驕傲和感動之情油然而生。站在雪域高原,他與才旦卓瑪含著熱淚合唱了歌曲《唱支山歌給黨聽》。
那次演出使汪永興的心靈被深深震撼,也激勵著他在后來的日子始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歌頌黨、歌頌祖國。
上世紀80年代,汪永興已是國家級藝術團體炙手可熱的知名青年歌劇藝術家,擔綱中國歌劇舞劇院獨唱演員,同時也是文化部特別調遣的獨唱藝術家,經常參加中央級藝術演出活動。
1989年,懷著對音樂藝術極致的熱愛,36歲的汪永興在完成日本東京大學的學業后,第一次踏入阿根廷這座“由雕塑與歌劇建起的國家”,開啟了西方歌劇殿堂學習深造之路。
“阿根廷有世界三大古典劇院之一的科隆劇院,對于任何一位歌劇演員而言,沒有比一座歌劇的圣殿更吸引人的了。”初到阿根廷,汪永興就被這里的藝術氛圍、風土人情所吸引。憑著深厚的實力,他迅速融入當地主流藝術團體,成為科隆大劇院特邀唯一華人藝術家,先后在議會金色大廳和國會藍廳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
“無論走到哪里,無論取得怎樣的榮譽,我都不會忘記自己是一個中國人。”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與西安的距離超過了兩萬公里,轉機抵達需要35小時,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并沒有消磨掉汪永興對家鄉的思念,反而激發他把一腔思鄉愛國之情都傾注在中阿文化交流事業上。
2004年,在中國駐阿使館的支持和幫助下,汪永興創建了阿根廷中國文化藝術聯合會,架起了兩國之間文化交流的橋梁,創辦了藝術學校,為拓展中國文化藝術而努力。祖國60華誕時,在阿根廷政府和多方支持下,汪永興帶領團隊在總統府大道搭建起巨型舞臺,邀請廣大在阿華僑為祖國華誕舉行慶典;邀請中國僑聯“親情中華”藝術團走進南美開展藝術交流;2018年阿根廷首屆華人春晚,發起成立華人合唱團參加演出;2019年國慶前夕,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街頭舉行“我愛你中國”快閃活動,吸引了無數外國人駐足欣賞……
從國家級的文化藝術活動,到細微的生活點滴,汪永興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位華僑的愛國之情。而在中阿文化交流中,汪永興也探索出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
汪永興說,在阿根廷人的認知里,中國在地球另一端,遙遠而神秘,想要讓他們了解中國、喜愛中國、尊重中國,只有通過文化交流。“作為一個移民國家,阿根廷每年都會舉辦移民節,原來中國表演的節目多是舞獅舞龍,我們去了以后,曾嘗試用十分鐘時間展示中國的京劇、變臉、書法、民族樂器等,使阿根廷人對中國文化的既有認知大大改觀。”
“當人們的認識慢慢發生變化,我們就不能只滿足于文化的展示,而是要進行深層次、多形式的文化交流,中國的民族音樂就是一個很好的元素。但如何讓中國民族音樂得到阿根廷人的認可?藝術形式又該怎么展現?我想到了探戈。”汪永興說,要將悠長的《走西口》和節奏明快的探戈結合起來,再讓阿根廷探戈藝術家接受并理解這種音樂后再合著拍去跳,最終達到舞臺表達的和諧,這絕非易事。
“探戈考驗深度、力度和兩個舞者的和諧,對拍是個艱難的過程。”經過一個個不眠之夜,汪永興將《走西口》作為主旋律,把阿根廷的《自由探戈》糅合進來,從而達到了完美的和諧,演員跳起來也更容易進入狀態。排練過程中,阿根廷探戈藝術家對這個來自東方的民歌旋律,表達了高度的認可和贊賞。
“藝術是有聲的,交流有時卻是無聲的。這種源自骨髓的文化情結,讓兩國人民站在了一起。經過這次成功的嘗試,汪永興信心滿滿,“明年是中阿建交50周年,我想做一場具有中國元素的專場探戈表演”。
身為陜西女婿,汪永興對西安的歷史、文化、美食如數家珍,而多年旅居阿根廷,也讓他發現了兩國之間的淵源之深。汪永興說:“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街道和西安很像,那里的薄底比薩,吃起來很像咱們陜西的石子饃。渭南的韭菜盒子,做法和阿根廷當地牧民做的餃子也很相似。阿根廷出口的獼猴桃暢銷全球,而它的種子就來源于陜西。”
回到西安生活已有近兩年時間,真實觸摸著故土,讓汪永興的心底氤氳開更多鄉愁。這份鄉愁也驅動著他投身到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動中……
2021絲路春晚,由汪永興與阿根廷陜西商會暨陜西同鄉聯誼總會會長劉茜共同主持。在長達兩小時的時間里,他們熱情地向全球介紹陜西與西安輝煌的歷史文化;在西安市委統戰部舉行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活動中,汪永興自編自導自演了《紅軍不怕遠征難》,暢抒多年的思鄉愛國之情。
“祖國日益繁榮昌盛,讓所有在外的華人華僑感到驕傲,底氣倍增。”近日,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活動的新聞,感嘆于西藏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汪永興再次勾起心底珍藏的那份感動,“幾十年過去了,真想再和才旦卓瑪在雪域高原‘唱支山歌給黨聽’啊。”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