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4月29日電題:云上種、網上銷——陜西柞水小木耳做成大產業
新華社記者吳鴻波
芳菲四月,春和景明。一場細雨拉開秦嶺山區復蘇的序幕,陜西省柞水縣的新鮮木耳又迎來采摘季。近年來,柞水縣不斷優化木耳產業布局,依托科技資源將“小木耳”做成“大產業”。
“九山半水半分田”是柞水縣地形的真實寫照,當地農業產業“小、弱、散”的特點成為穩定脫貧的一大阻礙,全縣有脫貧任務的村曾一度達79個。靠山吃山,近年來,柞水人開始從最熟悉的木耳身上尋找脫貧路子。
受制于木耳生長特點,當地木耳生產多采用家庭種植模式,因此柞水木耳產業一度難以形成規模,更談不上經濟效益。“以往木耳都是種在柞木搭的架子上,產量很低,3年下來也就產幾公斤。”柞水縣金米村村民王極東說。
自2012年定點扶貧柞水縣以來,科技部建立部省市縣四級科技管理部門聯動機制,通過選派食用菌領域科研團隊,搭建資源平臺等措施,為木耳產業發展注入科技要素。
4年前,遠在長春的吉林農業大學李玉院士團隊來到千里之外的秦嶺深處,對柞水縣全境木耳產業進行深入調研。在反復比較試驗后,科研團隊先后從20多個品種中選育出5個宜栽品種。借助“柞水木耳”品牌打造計劃,當地木耳產業進入規模化生產階段。
秦嶺山水間,一處處木耳集約化生產基地,正是科技投入效果的體現。“如今的柞水木耳,在物聯網大棚生長,在無菌室標準滅菌,無人值守機器人裝袋,全面步入‘智能時代’。” 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康振生說。相比以往的“小作坊”,吊袋木耳栽培方式克服了規模小、產量低等問題,一個常規的木耳大棚一季可產出約1000公斤干木耳。
走出深山,走向富裕,這是當地人對“小木耳”寄予的厚望。隨著產學研平臺不斷完善、科技投入不斷加大,柞水木耳產業正向著科學化、規模化、標準化方向發展。
“過去一年,我們積極推介新技術新產品,組織科技龍頭企業開發木耳資源,開展電商培訓,通過科技幫扶項目助力柞水縣創新驅動發展。”科技部農村中心副主任孫傳范說。
一片柞水木耳的生產流程體現著多項科技成果。經過近3年的發展,柞水縣已形成原種研發、技術管理、分揀包裝、倉儲物流、精深加工的木耳全產業鏈。依托木耳大數據中心,木耳生產能夠享受市場信息、生長監測、農事咨詢和質量追溯四大模塊的技術支持。在原有菌種基礎上,柞水縣繼續研發培育了金木耳等珍惜品種,開發深加工產品16類。
截至目前,全縣所有木耳專業村實現科技人才全覆蓋,開展木耳實用技術培訓7.5萬人次,科技要素貫穿種植、管理、銷售等環節,手機成為“新農具”,電商成為“新農活”。2020年,柞水縣借助2個農業科技示范園區搭建產業聚集平臺,已發展46個木耳專業村,實現產值近3億元,全縣實現脫貧摘帽。
“科技部將積極統籌創新資源,把柞水木耳從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提檔升級為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用柞水縣生動的創新實踐譜寫科技支撐脫貧地區鄉村振興的新篇章。”科技部農村科技司副司長胡益鋒說。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