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李小偉 記者 趙坤 韓永國)近年來,咸陽市長武縣棗園鎮黨委政府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來陜考察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講話精神,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民心工程,以“四抓四著力”為抓手,聚焦精準要義,下足“繡花”功夫,全力攻堅,埋頭苦干,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抓貧困對象精準識別,著力夯實脫貧基礎。嚴格落實入戶調查核實、貧情分析研判等程序,綜合考慮農戶住房、家電、農機、機動車、飲水、用電、務工、土地、養殖、種植等指標進行綜合評分,按分值高低識別貧困戶,有效防止了“富人當選,窮人落選”現象。同時,綜合運用 “ 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評議”(一進:駐村工作隊員進農家了解農戶基本情況等。二看:看生活設施和看生產設施。三算:算農戶收入、支出和債務等。四比:與本村農戶比住房、收入、資產、外出務工等情況。五評議:評議評分是否合理,是否漏戶,是否弄虛作假,是否拆戶、分戶、空掛戶,家庭人口是否真實等情況)方法扎實開展地毯式精準識別摸底調查,在全面完成貧困人口摸底調查工作的基礎上,落實季度常態化動態管理制度,加大對新貧困戶、返貧戶的認定、幫扶和管理力度,做到了有進有出、應扶盡扶、該退則退,扣好了脫貧攻堅“第一粒扣子”。
抓貧困對象精準施策,著力提升幫扶成效。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根據貧困對象致貧原因、貧困類型、幫扶需求,以“八個一批”脫貧路徑為遵循,著力推動精準扶貧取得成效。扎實推進產業扶貧。始終將“抓產業、調結構”作為發展鎮域經濟的有力抓手,多點發力,全域突破,確保經濟增長全面開花結果,“一個基地,八大園區”的產業布局已基本形成。按照“抓創業帶就業、以就業促脫貧”的思路,使全鎮勞動力就業人數為1435人,農業就業413人,靈活就業16人,自主創業31人,轉移就業975人。 穩步推進易地搬遷。按照“超前謀劃、年度交叉、壓茬推進”的思路統籌推進易地搬遷和危房改造,強力推進生態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兜底保障。所有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參加醫保、合療、大病保險,參合率為100%。為特困供養人員落實了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監護和照料護理責任,實現了符合政策的殘疾人生活補助和護理費的全覆蓋,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抓貧困對象精準退出,著力提升脫貧質效。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嚴格退出標準和程序,確保脫貧成效真實、過程真實、結果真實。嚴計劃。從貧困人口規模、貧困發生率、貧困人口人均耕地和林地面積、農民人均純收入、人均扶貧專項資金投入、人均財政收入等指標的基礎上確定各貧困村脫貧難易程度,依此確定各村退出時間,確保有序退出。嚴標準。嚴格對照陜西省“577”貧困退出標準以及“五個不得退出”要求,對各類數據逐一核對,確保數據邏輯準確、相互銜接、核實無誤。同時,采取“一對一”、“點對點”、“面對面”方式深入群眾家中,宣傳脫貧退出“四個不摘”政策,不斷提升群眾知曉率和滿意度。嚴程序。明確了貧困戶、貧困村脫貧認定的程序,做到過程公開透明、結果公平可信。并依據縣級部門貧困戶退出批復,及時向戶內下達《貧困戶退出告知書》,確保脫貧成效得到貧困群眾充分認可。 嚴銷號。對脫貧戶嚴格落實“四個不摘”政策,確保穩定脫貧后再逐戶銷號,對摘帽的貧困村、貧困戶在鞏固期內保持扶貧政策不變、投入不減,避免了爭戴“貧困帽”的逆導向。
抓貧困對象內生動力激發,著力鞏固脫貧長效。以新民風建設為載體,突出思想教育、精神引導、民風自治、文化引領,不斷補齊群眾“思想短板”,著力激發脫貧內生動力,為全面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思想保證和道德滋養。 在“一約四會”全覆蓋的基礎上,通過“民風欄”“黑紅榜”“道德講堂”正面引導群眾摒棄陳規陋習,消除等靠要的不良思想,鼓勵群眾通過奮斗創造幸福生活。大力推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瑣事小辦、小事不辦、好事多辦,明確限定紅白喜事操辦范疇、收受禮金范圍、隨禮金額及酒席上限,有效遏制了盲目攀比、鋪張浪費之風。典型引路樹立標桿。深入開展“長武好人”“文明家庭”評選等活動,大張旗鼓宣傳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跡,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樹立起了一批帶動群眾的道德標桿。文藝匯演以文化人。積極配合縣級部門開展文化惠民演出、送戲下鄉、送電影下鄉、文藝巡演等活動。利用春節、中秋、國慶等節日,組織開展“百姓大舞臺”、農民文藝演出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讓傳統節日更富人文情懷。將群眾參與環境衛生整治、文化及公益事業等情形納入愛心超市積分獎勵范圍,增強了貧困群眾自強自立意識和勵志脫貧信心。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