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觀看視頻)
西鄉縣走出了一條因茶興業、因茶致富奔小康的產業扶貧之路。
西部網訊(記者 周金柱 宋洋)全縣茶園36萬畝,規模、產量、產值均居陜西省產茶縣之首,成為全省最大名優綠茶生產基地縣;全縣15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全部產茶,種茶農戶達7萬余戶,從業人員21余萬人,帶動貧困戶戶均增收1690元。
媒體采訪團來到西鄉縣的陜西鵬翔茶業有限公司進行采訪。
近年來,西鄉縣依托資源稟賦,把茶葉確定為產業扶貧的重頭戲,緊緊圍繞打造茶葉經濟強縣目標,走出了一條因茶興業、因茶致富奔小康的產業扶貧之路。
強基礎茶產業引領脫貧致富路
11月19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陜西省委網信辦承辦的“決勝2020·陜西擔當”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一行來到了位于西鄉縣的陜西鵬翔茶業有限公司。
陜西鵬翔茶業有限公司。
此時,正值初冬季節,在陜西鵬翔茶業有限公司的茶山上卻仍舊一片蔥蘢。云遮霧繞間,一排排整齊的茶樹挺立著。在該公司的廠房內記者看到,一條由全自動萎凋機、自動化揉捻機、可視化發酵機等組成的全新生產線。
陜西鵬翔茶業有限公司的紅茶生產線。
據了解,西鄉生態環境好,十分適宜種植茶葉。目前全縣共有茶園36萬畝,規模、產量、產值均居陜西省產茶縣之首,也是全省最大名優綠茶生產基地縣。
而根據統計,西鄉縣15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全部產茶,種茶農戶達7萬余戶,其中國家級茶葉龍頭企業1戶、省級茶葉龍頭企業4戶,從業人員26余萬人,8000多戶貧困戶通過茶產業增收致富,帶動貧困戶戶均增收1690元。
而近年來,西鄉縣也是把茶葉確定為產業扶貧的重頭戲,財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萬元的茶園建設專項資金,打破組域、村域、鎮域界限,積極促進土地流轉,改造茶葉產區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有力帶動了茶旅結合集中連片區打造生態觀光茶園,目前,棗園、江榜、羅鎮、楊河四大茶園均達到萬畝以上。
同時,通過推廣綠色生態種植模式,不斷提高鮮葉品質,推廣了茶樹無性系良種及其建園、豐產茶園建設、低產茶園改造、名優茶產業化開發、茶葉清潔化生產等適用技術。
目前,全縣擁有省級標準化示范茶園28個、省級茶葉專業示范鎮4個、省級茶葉“一村一品”示范村30個,發展茶葉企業315戶;茶葉年產量1.7萬噸,產值22億元。
煉技術念好念精“茶”字經
“我們企業的茶葉種類如今越來越豐富了。除傳統綠茶外,目前公司還推出了紅茶、黑茶、白茶等多個品類。”陜西鵬翔茶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德斌說,“黑茶、白茶和紅茶可以充分利用夏秋季的茶葉,減少鮮葉損耗,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制作黑茶、白茶和紅茶不僅促進了企業發展,還顯著提高了帶貧效益。”
茶產業已經成為西鄉縣的主導產業。
原來,陜西之前是傳統的綠茶產區,本身并沒有紅茶、黑茶和白茶的生產,全年基本只生產一季春茶,生產時間一個月,這樣茶樹鮮葉資源大約要浪費60%,經濟效益也就要損失40~50%,使不少從事茶產業的茶農及企業的務茶、產茶的積極性并不高。2006年,陜西茶園面積將近90萬畝,產量1.1萬噸,產值只有5億元,茶園單產只有27.5公斤,畝產值僅為1250元。
為了給陜西茶產業的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2005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與西鄉縣人民政府共同建設了西鄉茶葉試驗示范站。建站以后,西鄉茶葉試驗示范站的科研專家通過前期調查發現,陜西茶制紅茶品質相當不錯,因此西鄉茶葉試驗示范站的科研專家首先就進行了紅茶的研制。
記者在西鄉茶園鵬翔茶園里流連忘返。
“原來西鄉縣一點紅茶都沒有,從我們2007年開始研制以來,現在基本上陜西所有中等規模以上的茶業企業基本上都生產紅茶。”西鄉縣茶葉局負責人說。
陳德斌說,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福建產的一種白茶非常暢銷,這種白茶用來做原料的茶是70年代的老品種,當地人俗稱“荒野茶”,葉片要比改良的茶樹葉子小很多,但做出的白茶品質要比用改良茶樹葉子做出的好很多。這種沒有經過改良的老茶樹品種,在漢中西鄉大量種植。
因茶致富,西鄉縣茶產業帶動了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
“我想我們這里的茶肯定也能制作出白茶來。”陳德斌說,經過多方考察學習,從2016年起,陜西鵬翔茶業公司開始試制白茶,經過兩年多的不懈努力,終于試制成功。
2018年6月,首批試制的10噸白茶進入包裝階段,投放市場后一銷而空。隨后,漢中由制綠茶轉為制白茶。當地的白茶原料是“群體種”茶樹,屬于中小葉種,與福鼎白茶相比,所制干茶葉片較小,外形有點像福鼎的“荒野茶”。漢中白茶的茶湯甜味明顯,花香味更為濃郁。
精準扶貧帶富一方百姓
據了解,除了白茶外,近年來西鄉縣聘請專家充分利用夏秋茶資源,還相繼在研發推廣了紅茶、黑茶等茶葉,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實現了多茶類組合式生產模式,提高了茶產業經濟效益。
“春季前期生產名優綠茶,后期生產大宗綠茶和紅茶,夏季生產紅茶、秋季早期生產優質綠茶和紅茶,后期生產黑茶。這樣我們就是把整個的茶資源全部利用,按此生產模式,茶葉資源利用率和茶園經濟效益可提高40~60%。茶農務茶的積極性就大大的提高。”陳德斌說。
西鄉縣茶園面積已經達到281.5萬畝,帶動了當地致富。
如今,經過近15年的努力,陜西省茶園面積由原來的不足90萬畝,增加到現在的281.5萬畝;茶葉總產量由原來的不足2萬噸,增加到現在的11.48萬噸;茶業產值由原來的不到20億,增加到現在的178.36億元;陜西茶葉的面積、產量和產值分別位列全國的第8、第9、第7位。
西鄉縣茶葉局相關負責人說:“通過科技成果的轉化以及茶產業科技的普及,使我們西鄉茶葉的產業基地的清潔化得到了保障,使我們產品得到了優化,使我們從過去只采春茶做綠茶,變為今天春夏秋茶都生產的產業格局,確保了我們廣大老百姓的增收,脫貧,致富。”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