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者,治之端也”“法令行則國治,法令馳則國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立法工作,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要推進科學立法工作,加強重點領城立法,使社會主義法治成為良法善治”。
陜西省司法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師建平主持會議
作為中國法治思想起源地的陜西,膾炙人口的“立木為信”變法故事就發生于此,中國律法經典《周禮》《秦律》《唐六典》等亦出于此。近年來,陜西的行政立法工作緊緊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努力實現立法與改革決策相銜接,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著力提高立法質量,取得了豐碩成果。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布局之際,11月12日,初冬時節的古都西安,鳳凰網國際智庫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劉仁文,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院長傅蔚岡,西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周戶與鳳凰網陜西頻道記者組成“發現陜西法治之美”走讀團來到陜西省司法廳,與廳領導及行政立法相關處室人員共話陜西行政立法大計。
堅持民主立法,創新“開門立法”新模式
座談會上,陜西省司法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姚會芳介紹了“十三五”期間陜西省行政立法工作情況。她說,五年來,我們始終秉持“三個堅持”,嚴格把好“四個關口”,全力推動陜西行政立法高質量發展。即堅持立法中的重大事項提請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專題研究;堅持立法計劃和立法草案等重大立法決策事項經廳黨組會集體研究決定;堅持將黨的領導貫徹到行政立法工作的全過程及各方面,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切實推進黨的領導體現在法規規章的具體規定中。在具體落實推進立法項目過程中,嚴格把好“政治關、法律關、質量關、時效關”等四個重要關口。
陜西省司法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姚會芳介紹了“十三五”期間陜西省行政立法工作情況
姚會芳介紹了陜西建立基層立法聯系點的情況,從傳統的主要以征求相關部門意見,到網上征求廣大群眾意見,我們在創新的路上不斷摸索。為了使立法工作更接地氣,設立了基層立法聯系點,確定了一批基層立法聯絡員。2018 年,經過推薦和篩選,在全省范圍內確定了12家基層單位作為首批立法聯系點,確定了50名基層立法聯絡員,依托基層立法聯系點,去年征集群眾意見100多條。積極為民營企業參與制度建設創造條件,2019年出臺了《陜西省司法廳民營企業立法聯系點工作暫行規定》,首次確定了14家民營企業為立法聯系點。今年,我們在制定或修訂《陜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辦法》等法規規章過程中,突出民營企業立法聯系點作用,通過其了解掌握第一手資料。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院長傅蔚岡十分肯定陜西省的這項工作,他認為設立基層立法聯系點非常有創意!在全國來看,設立基層立法聯系點及聯絡員的做法非常好,立法工作不但需要聽取廣大群眾的意見,更需要關注管理相對人和利益相關人的意見,尤其是在民營企業設立聯系點,在全國并不多見。這種做法能夠為民營企業提供良好的的訴求建議渠道,也使立法部門能夠更準確地了解民生民意,為良法善治提供民意基礎。陜西的做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可以向全國推廣。
姚會芳介紹,為了廣泛征集民意,我們借助信息化手段,創新方式、推陳出新,建成了“智慧立法”信息系統,依托“立法民之聲”民意征集微信小程序,探索立法信息公開化、民意征集便捷化、互動反饋實時化、征集方式多樣化,暢通了立法渠道,敞開了立法大門,為群眾搭建了參與立法的直通車。《陜西省物業管理條例》修訂過程中,共征集社會公眾意見建議 5394 條,其中,通過“智慧立法”信息系統征集意見 5176 條,占 95.96%,匯聚民意,提升了立法的知曉度、參與度和滿意度。西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周戶表示,從這些創新作法可以看出,陜西省司法廳在廣泛征集群眾意見方面確實下了很大功夫,做了很多研究探索工作,真正體現了立法為民的思想。
堅持目標牽引,開啟優化營商環境新思路
法治既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也是其良性運行的根本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市場主體有沒有活力、社會有沒有創造力,對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市場主體的活力和社會的創造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營商環境的好壞。“十三五”期間,陜西在全國率先制定《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條例的制定對于規范市場主體行為,保護各類產權利益,維護公平競爭,完善市場經濟制度,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使陜西營商環境提升到新水平,除了“立”,還要“改”和“廢”。近年來,陜西根據各時期的形勢發展要求,先后針對產權保護、涉外企業營商環境、生態環保立法等進行了十余次全面清理,對每部規章有無妨礙公平競爭的規定等指標逐一審查,真正為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掃清了制度障礙。
西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周戶發言
王周戶對此提出見解,在全國來講,陜西省的行政立法工作在率先立法方面做得比較好!如2017年陜西先行出臺了《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先于國務院出臺,對國家立法是有積極影響,對其產生了推動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劉仁文發言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劉仁文對于營商環境也有自己的見解,對于企業而言,優良的營商環境好比陽光雨露,也是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多年來,我國不斷采取各種有效措施,致力于優化營商環境,并取得顯著成效。因此以立法的方式優化改善營商環境,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提供制度保障,無疑既是一個新突破,也更符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意義重大,值得期許。對企業及公民來講,只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都可以去大膽的創新嘗試。
堅持問題導向,開創特色立法新局面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院長傅蔚岡發言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堅持問題導向,提高立法的針對性、及時性、系統性、可操作性。“十三五”期間,陜西的行政立法圍繞改革發展中面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結合本地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實際選擇立法項目,把地方立法同解決本地特殊問題結合起來,具有突出鮮明的地方特色。
姚會芳介紹,陜西省為加強延安革命舊址的保護,發揮革命舊址在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延安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修訂《陜西省延安革命舊址保護條例》;為依法保護和治理渭河,為其他流域保護和治理立法提供示范,推動修訂《陜西省渭河流域管理條例》;為改善秦嶺在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生態功能,筑牢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及時修訂《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制定和修訂這些條例都堅持問題導向,瞄準解決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突出鮮明的地方特色,為陜西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會議現場
劉仁文對陜西特色立法的做法十分感慨,地方立法應該在符合法治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再發揮地方的積極性、自主性、創造性,既要符合法治的宏觀要求,又要在地方特色上做文章,可以結合當地的風俗、民族特點等,發揮地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劉仁文認為,目前很多地方存在著立法資源的浪費,立法的重復率太高,照搬上位法太嚴重,因此提高立法質量,要避免資源重復浪費,照搬照抄上位法。地方立法要有特色,但是也要遵循法理,要把握好度。
傅蔚岡也認同此觀點,陜西的特色立法做得非常好,針對特殊的領域,突出地方特色,在堅持“不抵觸”的前提下,努力增強法規的針對性、可執行性,確保了法規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劉仁文談到,新時期,新時代,廣大人民對法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在的社會結構變化了,時代的要求不一樣了,人民群眾的期待更高了,所以立法部門要提高觀念,改變觀念,要樹立法律是服務老百姓的這一觀念。法治觀對我們的立法部門很重要,這樣的基本觀的改變會對我們目前的法治觀,法律觀產生很大的影響。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