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家四口擠在15平米的土窯洞,到舉家喬遷到100多平米紅磚青瓦的新居,從曾經為生計苦惱的困難戶,到如今成為瓜菜種植大戶,楊水合的脫貧之路是家庭命運的一次轉折,也是陜西省宜川縣王灣村的一個縮影。
楊水合在新居。曾憲旭/攝
曾經,王灣村的村民世代蝸居半山土窯洞,“一道土坡,一孔黑窯,一張土炕,一扇破窗”的落后生活至今記憶猶新。過去,這里土地貧瘠、產業單一,“一頭耕牛,二畝薄田,三餐不繼,四季缺衣”的無奈生活歷歷在目。脫貧攻堅以來,王灣村完成了巷道硬化、廣場建設、村莊亮化、人畜飲水、衛生廁所普及等惠民項目,迎來了“庭前有菜園、門前有花廊、村巷有文化、房屋有特色”的新生活,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居,種上了瓜果飄香的鋼架大棚,這個蟄居在黃河畔、被稱為“月亮灣”的小山村走上了安居樂業奔小康的康莊大道。
“找窮根”,理清脫貧攻堅思路
脫貧攻堅怎么干?找到“窮根”是關鍵!
宜川縣丹州街道辦事處主任科員賈李鋒向記者介紹,按照宜川縣脫貧攻堅工作要求和街道“五抓五強五解決”脫貧攻堅舉措,緊抓全域旅游示范縣創建機遇,依托王灣村地理、區位、生態優勢,立足實際、反復論證,研究確立了“產業轉型謀發展、旅游帶動促增收、設施改善優環境”的脫貧攻堅工作思路,堅持“一人一畝花、一戶一棚菜、一村一品牌”的發展方向,將產業轉型和旅游帶動融合起來,為王灣村謀劃了生態休閑采摘園、牡丹花卉觀光園、魚蟹養殖垂釣園、水上游樂園體驗園、民俗新居安樂園五個特色園區,以此吸引游客前來休閑游玩。
王灣村由此一別過去“面朝黃土背朝天,黑水汗流苦作甜,一年到頭不見錢”的困苦生活,過上了“路旁有花香,園中有瓜香,家中有菜香”甜美生活,使王灣成為當地一個“聽了就想來、來了就想留、留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好地方。
“摘窮帽”,鞏固特色產業發展
針對該村產業單一的現狀,王灣村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提出了“以棚強農、以畜富民,以游興業”的產業發展思路,通過整合土地資源、爭取項目支持、推廣設施農業等舉措,開發建成瓜菜大棚采摘園150畝,魚蟹水產養殖園56畝,牡丹花卉觀光園186畝,產品展銷平臺210平米,種植農作物768畝,畜禽養殖存欄1530頭(只),實現了貧困群眾致富產業全覆蓋。
同時,借力“萬企幫萬村”政策機遇,采取扶貧資金入股分紅,土地流轉入股、村企聯合開發旅游項目等措施,向聯村企業流轉集體土地98.6畝,開發建成花卉觀光園1個,魚蟹養殖水上樂園1處,輻射帶動貧困戶44戶,開辟了產業發展獲存金、土地流轉收租金、入股企業分利金、進企業務工領薪金、政策落實得補金的“五金”增收新渠道。
延安大學學工部副部長駐王灣村第一書記張冰雁向記者表示,2019年貧困戶戶均收入超過3.6萬元,使王灣走上了特色產業和鄉村旅游融合發展,同頻共振的致富之路。
“破窮境”,補齊設施落后短板
基礎設施關系民生福祉,王灣村把改善群眾生產、生活環境作為該村脫貧攻堅的主攻方向,在“水、電、路、房”改善上尋求突破。據統計,脫貧攻堅以來,王灣村累計投資1200萬元,先后完成了路橋補修、電網改造等項目16個。
“特別是針對幾代人蝸居危窯的現狀,我們按照“三精”管理要求,堅持群眾自籌不超標、安置面積不超標的原則,采取統規自建的方式,建成特色民俗新居48院,搬遷安置群眾50戶150人,其中易地搬遷26戶81人,避災搬遷24戶69人。” 宜川縣丹州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鄭宇告訴記者,搬遷安置圓了王灣村群眾百年的安居夢,實現了王灣村舊貌換新顏的華麗轉身。
王灣村的新居工程。曾憲旭/攝
2018年,王灣村實現整體脫貧,2019年全村人均年收入10038元,比2014年增長了151.2%,村集體經濟收入5.45萬元,比2014年增長了26倍,走出了一條“能脫貧、不返貧”道小康之路。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